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血栓性外痔是怎么形成的

| 1人回答 | 75次阅读

问题描述:
血栓性外痔是怎么形成的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颜克强
颜克强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血栓性外痔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肛门部的毛细血管发生了破裂,血液没有排出到体外,在皮肤或者是黏膜下发生了凝结,最后形成了皮下隆起,主要就是引起肛门局部的坠胀感和疼痛。引起血栓性外痔的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排大便的时候过度地用力,或者是从事一些剧烈的运动,使毛细血管突然受到外力而发生破裂。另外就是由于腹部压力的增加,比如有剧烈的咳嗽或者是怀孕之后腹部的压力上升所引起。另外,就是肛门周围本身就是有静脉的炎症存在,然后一部分患者在辛辣刺激性的饮食,以及复现或者是饮酒、大便干燥等外力的影响下发生的局部毛细血管的破裂,最后形成了血栓性的外痔。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高血压与凝血功能有关系吗

高血压与凝血功能之间存在一定关联。高血压可能通过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增加血液黏稠度、促进血小板活化、引发炎症反应以及导致血管壁损伤等因素,间接影响凝血功能。 1、血管内皮功能:高血压可能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内皮细胞在正常情况下分泌抗凝血物质,如前列腺素和一氧化氮,以维持血液流动性。内皮损伤后,这些物质的分泌减少,凝血功能可能增强。 2、血液黏稠度:高血压患者常伴随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流动速度减慢,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更容易聚集,形成血栓的风险增加。 3、血小板活化:高血压可能激活血小板,使其更容易聚集和黏附在血管壁上,促进血栓形成。血小板活化后释放的凝血因子进一步加速凝血过程。 4、炎症反应:高血压与慢性炎症反应密切相关,炎症因子如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可能促进凝血功能异常,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5、血管壁损伤:长期高血压可能导致血管壁损伤,血管壁的平滑肌细胞增生和纤维化,血管弹性下降,血流动力学改变,进一步影响凝血功能。 高血压患者应通过控制血压、改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来降低凝血功能异常的风险。建议低盐饮食,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适量运动,如每天进行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定期监测血压和凝血功能,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华法林,以预防血栓形成。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