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血糖反复不稳定怎么办

|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问题描述:
血糖反复不稳定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晓彦
王晓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主任医师
血糖反复不稳定有可能是饮食和用药不得当所导致,确诊糖尿病后一定要严格控制饮食,规律饮食,而且需要选择合适的降糖药物,主要叫降糖药有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胰岛素,还有一些改善心脏疾病预后的药物,比如司美格鲁肽。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餐后2小时血糖的正常值多少

餐后2小时血糖的正常值通常小于7.8mmol/L。血糖水平是反映人体代谢状态的重要指标,餐后血糖的监测对于糖尿病早期筛查和病情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正常人在进食后,血糖会逐渐升高,但胰岛素的分泌会迅速调节,使血糖在2小时内恢复到正常范围。如果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7.8mmol/L但未达到11.1mmol/L,可能提示糖耐量异常;若超过11.1mmol/L,则需警惕糖尿病的可能性。 1、血糖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是评估糖代谢状态的重要手段。建议使用血糖仪进行自我监测,记录每次餐后血糖值,以便及时发现异常。监测时需注意采血部位的清洁,避免误差。 2、饮食控制:合理饮食是维持血糖稳定的关键。建议选择低血糖生成指数GI的食物,如全谷物、豆类和蔬菜,避免高糖、高脂肪的食物。每餐搭配适量的蛋白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延缓血糖升高。 3、运动干预:适量运动能够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血糖代谢。建议每天进行3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运动时间可选择在餐后1小时左右,避免空腹运动导致低血糖。 4、体重管理:超重或肥胖是血糖异常的重要危险因素。通过控制热量摄入和增加运动量,逐步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体重减轻5%-10%即可显著改善血糖水平。 5、定期体检: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或存在其他危险因素的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糖耐量试验和空腹血糖检测,以便早期发现糖代谢异常。 餐后血糖的稳定与日常饮食、运动习惯密切相关。建议养成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坚持规律运动,促进能量消耗;同时注意心理调节,避免长期压力对血糖的影响。通过综合干预,能够有效维持餐后血糖在正常范围内,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