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7次阅读
肠系膜扭转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解除肠梗阻、恢复肠管血供、预防感染及并发症。肠系膜扭转属于急腹症,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具体方式有胃肠减压、手法复位、肠切除吻合术等。
早期轻度肠系膜扭转可尝试保守治疗,通过鼻胃管进行胃肠减压,减少肠道内积气积液,缓解肠管压力。同时需禁食并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密切观察腹痛、腹胀等症状变化。若症状无改善或加重,需及时转为手术治疗。
部分病例可在影像学引导下行手法复位,通过体外推压或腹腔镜辅助将扭转的肠系膜复位。适用于无肠管坏死的早期患者,操作需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完成。复位后仍需观察24-48小时,确认肠管血运恢复情况。
出现肠管缺血坏死时需紧急手术切除病变肠段,并行端端吻合术。术中需评估肠管活力,切除范围应包括坏死部位及邻近血运不良的肠管。术后可能发生吻合口瘘、腹腔感染等并发症,需加强抗感染治疗。
对于全身状况差、肠管条件不佳或吻合风险高的患者,可先行肠造口术缓解梗阻,待病情稳定后二期吻合。临时性造口可减少腹腔污染风险,但需术后规范护理造口,预防造口周围皮炎等并发症。
所有病例均需预防性使用广谱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注射液、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若已发生肠穿孔或腹膜炎,需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联合用药控制感染。同时需监测体温、血象及腹腔引流液性状。
肠系膜扭转患者术后需逐步恢复饮食,从流质过渡到低渣饮食,避免高纤维食物刺激肠道。康复期应适度活动预防肠粘连,定期复查腹部CT评估恢复情况。出现持续发热、呕吐或腹痛加剧时需立即就医,警惕肠粘连或再次扭转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