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神科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有哪些?

| 1人回答 | 28次阅读

问题描述: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有哪些?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婷婷
李婷婷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主要有反复重现创伤体验、持续回避与创伤相关刺激、警觉性增高、情感麻木、认知和情绪负性改变等。

1、反复重现创伤体验

患者会不自主地回忆创伤事件,包括反复出现的痛苦记忆、梦境或闪回,感觉创伤事件再次发生。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分离性反应,如短暂失去现实感。这些症状常导致明显的痛苦或生理反应,如心悸、出汗等自主神经兴奋表现。

2、持续回避行为

患者会主动回避与创伤相关的人、地点、活动或对话,甚至拒绝讨论事件细节。可能伴随对重要活动的兴趣减退,如原先热衷的社交或工作。这种回避行为往往持续超过1个月,严重影响社会功能。

3、警觉性增高

表现为易激惹、易受惊吓、过度警觉等,常伴有睡眠障碍和注意力集中困难。患者可能出现无明确诱因的愤怒爆发,或过分警惕周围环境的安全隐患。部分患者会产生过度的保护行为,如反复检查门窗是否锁好。

4、情感麻木

患者对日常活动的情感反应明显减弱,表现为疏离感、情感淡漠或快感缺失。可能无法记住创伤的重要方面,或对未来失去希望。这种情感反应通常出现在创伤事件后,且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解释。

5、认知情绪负性改变

包括持续扭曲的自我认知和外界认知,如自责、羞耻感或对他人极度不信任。患者可能发展出持续存在的恐惧、愤怒、内疚等负面情绪,部分会出现解离症状。这些改变常导致人际关系恶化和社会功能受损。

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酒精和咖啡因摄入,可通过正念冥想、适度运动缓解症状。建议家属提供稳定的支持环境,避免强迫患者回忆创伤细节。若症状持续影响生活,应及时寻求心理治疗师或精神科医生的专业帮助,认知行为疗法和眼动脱敏再加工治疗对改善症状有明显效果。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精神分裂且可以正常上班?

精神分裂症患者能否正常上班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症状控制情况决定。症状稳定且接受规范治疗的患者通常可以从事适当工作,症状未控制或存在认知功能损害者则需暂停工作。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异常。

症状稳定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通过持续药物治疗和心理社会康复训练,能够维持基本社会功能。这类患者通常幻觉妄想症状消失或显著减轻,情绪相对平稳,具备基本判断力和执行力。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片、利培酮片、阿立哌唑片等可有效控制阳性症状,配合认知行为治疗能改善患者工作适应能力。用人单位可安排压力较小、人际互动较少的工作岗位,避免夜班或高强度脑力劳动,同时建立定期复诊和服药监督机制。

急性发作期或治疗依从性差的患者不适合正常工作。受幻觉妄想支配可能出现工作失误或危险行为,阴性症状如意志减退、情感淡漠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部分患者存在明显认知功能损害,表现为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和执行功能障碍,难以完成复杂工作任务。此时需优先进行住院治疗或强化社区康复,待症状缓解后再评估工作能力。

建议患者坚持规范治疗并定期进行职业功能评估,家属和同事应避免歧视性态度,用人单位可根据精神残疾等级安排合理工作调整。工作环境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社交有助于病情稳定,但需警惕工作压力可能诱发症状复发。若出现工作适应困难应及时联系精神科医生调整康复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