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昏迷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吗

|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问题描述:
昏迷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邵自强
邵自强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昏迷可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表现,但也可能由其他原因引起。昏迷通常与脑部供血不足、脑损伤或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主要有脑卒中、脑外伤、低血糖、药物中毒、严重感染等原因。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接受针对性治疗。

1、脑卒中

脑卒中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是导致昏迷的常见心脑血管疾病。脑卒中可能因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因素导致脑部血流中断或血管破裂,患者可能出现突发头痛、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症状。治疗需根据卒中类型选择溶栓药物如阿替普酶注射液,或降压药物如硝苯地平控释片,严重时需手术清除血肿或介入治疗。

2、脑外伤

头部受到撞击可能导致脑震荡、颅内血肿等损伤,引发昏迷。脑外伤通常伴有恶心呕吐、瞳孔不等大、肢体抽搐等症状。轻度损伤可通过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严重时需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或去骨瓣减压。

3、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物过量或未及时进食可能导致严重低血糖,引发昏迷。低血糖昏迷前常有心慌、出汗、手抖等先兆。紧急处理需静脉注射葡萄糖注射液,日常需调整降糖方案如胰岛素注射液用量,并规律监测血糖。

4、药物中毒

过量服用镇静安眠药如地西泮片、抗抑郁药或酒精中毒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导致昏迷。患者可能出现呼吸缓慢、瞳孔缩小等症状。治疗需洗胃清除毒物,使用纳洛酮注射液拮抗阿片类药物作用,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

5、严重感染

脓毒血症、脑膜炎等严重感染可引起感染性休克和脑功能障碍,导致昏迷。患者多伴有高热、寒战、血压下降等表现。治疗需使用广谱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同时进行液体复苏和器官功能支持。

昏迷患者需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搬动颈部,记录昏迷时间和伴随症状。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应控制血压血糖,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出现昏迷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医途中注意观察患者呼吸和脉搏,不要擅自喂食药物或食物。康复期需遵医嘱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和康复训练,定期复查头部影像学检查。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血压低和低血压有区别吗

血压低和低血压在医学上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均指血压低于正常范围的情况。低血压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通常表现为头晕、乏力等症状。低血压的治疗方法包括调整饮食、增加运动等日常护理,严重时需就医进行医疗干预。 1、生理性因素:低血压可能与体质虚弱、长期缺乏运动、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体质虚弱者血液循环较慢,血压容易偏低;长期缺乏运动会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减弱;营养不良可能引发贫血,进一步影响血压。改善方法包括增加富含铁、维生素B12的食物,如瘦肉、鸡蛋、菠菜等,同时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 2、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是指从卧位或坐位突然站立时血压急剧下降,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表现为站立时头晕、眼前发黑。建议避免突然改变体位,起床时先坐起片刻再站立,同时避免服用可能引起低血压的药物。 3、脱水:脱水会导致血容量减少,从而引发低血压。常见原因包括高温环境、剧烈运动后未及时补水、腹泻或呕吐等。表现为口渴、皮肤干燥、尿量减少。改善方法包括及时补充水分,尤其是在高温或运动后,建议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 4、内分泌疾病:低血压可能与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等内分泌疾病有关。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导致代谢减慢,血压偏低;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会影响激素分泌,导致血压调节异常。表现为疲劳、体重增加、皮肤干燥。需就医进行激素替代治疗,如口服左甲状腺素片50-100微克/天或氢化可的松片20-30毫克/天。 5、心脏疾病:低血压可能与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有关。心力衰竭会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减弱,血压下降;心律失常会影响心脏节律,导致血液循环异常。表现为胸闷、气短、心悸。需就医进行药物治疗,如口服地高辛片0.125-0.25毫克/天或胺碘酮片200毫克/天,必要时进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 低血压患者应注重饮食均衡,适量增加盐分摄入,如每日食盐量可增加至6-8克,同时多食用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鱼类、豆类、新鲜蔬菜。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脏功能,如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每次30分钟。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定期监测血压,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