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9次阅读
有内痔但看不到出血点可能与内痔处于早期阶段、出血点较小或位置隐蔽有关。内痔通常由长期便秘、久坐、妊娠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肛门镜检查确诊。
内痔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肛门坠胀感或轻微不适,此时痔核表面血管尚未破裂或出血量极少,肉眼难以观察到明显出血点。肛门齿状线以上的黏膜对痛觉不敏感,即使存在微小破损也可能无痛感,导致患者忽视。部分内痔出血呈间歇性,排便后血液可能残留在直肠内未排出,或与粪便混合后颜色变深不易辨认。肥胖者或肛门括约肌紧张的患者,痔核可能被皱褶遮盖,需借助专业器械才能发现。
若内痔发展到中晚期,痔核脱出或黏膜糜烂时通常可见明显出血。但部分患者因痔核表面形成血栓或纤维化,出血反而减少。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可能出血量较大但出血点分散,表现为便池内弥漫性血迹而非固定出血点。肛门镜检查可发现齿状线上方黏膜充血、静脉曲张团或微小裂口,肠镜检查能排除直肠息肉、肿瘤等其他出血原因。
建议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增加燕麦、西蓝花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摄入,避免久坐超过1小时。排便时不要过度用力,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若出现肛门坠胀感加重、排便习惯改变或发现黏液便,应及时到肛肠科就诊,必要时接受肛门镜或结肠镜检查。痔疮发作期可遵医嘱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等药物缓解症状。
肾小球肾炎的四大表现主要有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肾小球肾炎是肾小球发生炎症反应的疾病,可能与感染、免疫系统异常等因素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血尿
血尿是肾小球肾炎的常见表现,尿液颜色可能呈现洗肉水样或浓茶色。血尿可能与肾小球基底膜受损有关,导致红细胞进入尿液。患者可能伴随尿频、尿急等症状。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黄葵胶囊、肾炎康复片、百令胶囊等药物。
2、蛋白尿
蛋白尿表现为尿液中出现大量泡沫,且泡沫长时间不消散。蛋白尿可能与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有关,导致蛋白质漏出。患者可能伴随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缬沙坦胶囊、贝那普利片、雷公藤多苷片等药物。
3、水肿
水肿多出现在眼睑、面部和下肢,按压后可出现凹陷。水肿可能与蛋白质丢失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有关。患者可能伴随体重增加、尿量减少等症状。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氢氯噻嗪片等药物。
4、高血压
高血压可能表现为头晕、头痛等症状。高血压可能与水钠潴留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有关。患者可能伴随心悸、视力模糊等症状。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厄贝沙坦片、美托洛尔缓释片等药物。
肾小球肾炎患者应注意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3克以内,蛋白质以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为主。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定期监测血压、尿常规等指标,遵医嘱规范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出现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