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7次阅读
脑出血后多数情况下不建议立即恢复抗血小板治疗。是否继续用药需评估出血原因、部位及复发风险,主要考虑因素有出血控制情况、基础疾病需求、凝血功能状态、二次出血概率。
1、出血控制急性期必须暂停抗血小板药物直至出血稳定,通过影像学确认血肿无扩大后可逐步评估重启治疗必要性。
2、基础疾病合并冠心病、支架术后等高风险血栓性疾病患者,在出血稳定后可能需权衡利弊恢复小剂量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
3、凝血功能重启治疗前需检测血小板计数、凝血四项等指标,确保无持续凝血功能障碍或血小板异常减少。
4、复发风险脑叶出血、淀粉样血管病变等高复发风险类型应谨慎用药,深部出血患者相对更易考虑恢复抗血小板治疗。
具体用药方案需神经科与心血管科医生联合制定,期间密切监测神经系统症状及出血倾向,同时控制血压血糖等危险因素。
耳朵里面痛可通过局部热敷、药物镇痛、清理耳道、治疗原发病等方式缓解。疼痛可能由外耳道炎、中耳炎、耵聍栓塞、外伤等因素引起。
1、局部热敷用温热毛巾敷于患侧耳部,温度不超过40摄氏度,每次15分钟。适用于受凉或轻微炎症导致的疼痛,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2、药物镇痛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口服镇痛药。耳部感染需配合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抗生素治疗。
3、清理耳道由耵聍栓塞引起的疼痛,需由医生用专业器械取出。禁止自行用挖耳勺处理,可能损伤鼓膜或加重感染。
4、治疗原发病急性中耳炎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伴随发热时需配合退热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需使用硝酸咪康唑乳膏等抗真菌药物。
避免耳道进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若疼痛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听力下降、耳溢液等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