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妇产科

有母乳性腹泻一说吗

|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问题描述:
有母乳性腹泻一说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勇
陈勇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母乳性腹泻确实存在,通常指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因母乳成分或喂养方式不当引发的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现象。多数情况下无需特殊干预,少数可能与乳糖不耐受或感染有关。

母乳性腹泻常见于6个月内的婴儿,主要与母乳中前列腺素含量较高、乳糖酶活性不足有关。婴儿每日排便可达10次以上,粪便呈黄色或绿色稀水样,但无黏液脓血。部分母亲饮食中摄入高脂肪或刺激性食物可能加重症状。这类腹泻通常不影响婴儿体重增长和精神状态,调整母亲饮食或减少单次哺乳量后多可缓解。

少数情况需考虑病理性因素,如继发性乳糖不耐受患儿会出现泡沫便、肛周红肿;肠道感染则伴随发热、呕吐。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可能因肠道发育不完善出现持续性腹泻。这类情况需检测粪便还原糖及轮状病毒抗原,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糖酶补充剂或蒙脱石散等药物。

母乳喂养期间母亲应保持饮食清淡,避免过量摄入奶制品或辛辣食物。观察婴儿尿量、体重等脱水指征,若腹泻持续超过1周或出现血便需就医。哺乳前适当挤出前段高脂乳汁可降低肠道刺激,必要时可短暂改用低乳糖配方奶粉过渡。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胎儿入盆哪里发硬

胎儿入盆时孕妇可能感觉耻骨联合上方发硬,伴随下腹坠胀感。发硬部位主要与子宫下段压迫、骨盆韧带拉伸有关,常见于孕晚期36周后。

1、子宫下段受压

胎儿头部下降压迫子宫下段,导致局部肌肉紧张发硬,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可通过左侧卧位缓解不适。

2、骨盆韧带拉伸

耻骨联合周围韧带为适应分娩而拉伸,可能触诊到发硬区域,建议使用托腹带减轻骨盆压力。

3、假性宫缩

入盆过程可能诱发不规律宫缩,表现为腹部间歇性发紧发硬,需与真性宫缩鉴别,若每小时超过4次应及时就诊。

4、胎头固定

胎头衔接骨盆后位置固定,可能在下腹部触及硬质包块,伴随尿频症状,属入盆典型表现。

建议孕晚期避免长时间站立,每日进行骨盆摇摆运动促进胎儿下降,如出现持续疼痛或阴道流血需立即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