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什么是肾性脑病

|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问题描述:
什么是肾性脑病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邵自强
邵自强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肾性脑病是指由肾功能严重受损或尿毒症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精神异常、抽搐等症状。肾性脑病通常与尿毒症毒素蓄积、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等因素有关,需通过血液透析、药物治疗等方式干预。

1、发病机制

肾性脑病的核心发病机制是肾功能衰竭导致尿素、肌酐等代谢废物无法排出,这些物质透过血脑屏障后抑制脑细胞功能。同时伴随的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低钠血症会直接干扰神经电活动,酸中毒则加重脑血管通透性改变。部分患者可能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进一步加剧钙磷代谢紊乱对脑组织的损害。

2、临床表现

早期常见注意力涣散、睡眠节律颠倒等轻微认知障碍,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谵妄、幻觉等精神症状,严重时发展为昏迷。特征性表现包括扑翼样震颤、肌阵挛等运动异常,部分患者伴随癫痫大发作。这些症状具有波动性,常与血肌酐水平变化相关。

3、诊断依据

诊断需结合慢性肾脏病史与神经系统症状,实验室检查显示血肌酐超过707μmol/L、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ml/min等肾功能严重受损指标。脑电图可见弥漫性慢波,头颅CT/MRI主要用于排除脑血管意外等器质性病变。需注意与肝性脑病、药物中毒等代谢性脑病进行鉴别。

4、治疗措施

首要治疗是血液透析清除毒素,可采用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预防透析凝血。控制抽搐可使用丙戊酸钠缓释片,纠正精神症状可用奥氮平片。同时需调节水电解质平衡,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纠正低钙血症。营养支持应选择开同复方α-酮酸片改善蛋白质代谢。

5、预后管理

早期透析患者神经症状多可逆,但反复发作可能遗留认知功能下降。需严格控制血压在130/80mmHg以下,使用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保护残余肾功能。日常限制蛋白质摄入量至0.6g/kg/d,优先选择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建议每周进行3次规律透析,避免高钾食物摄入。

肾性脑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血肌酐、血钾等指标,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宜超过干体重的5%。家属应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变化,出现嗜睡或行为异常时立即就医。注意保持环境安全,防止跌倒或自伤行为,必要时进行认知功能训练以改善生活质量。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脑出血做高压氧做多久

脑出血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的时间通常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恢复情况而定,一般建议在急性期后开始,疗程为10-20次,每次60-90分钟,每天1次或每周5次。 1、疗程安排:高压氧治疗的疗程一般为10-20次,具体次数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调整。急性期后开始治疗,有助于改善脑部缺氧状态,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2、治疗频率:高压氧治疗通常每天进行1次,或每周5次。持续的治疗频率有助于维持稳定的氧浓度,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和神经修复。治疗期间需注意患者的耐受性,避免过度疲劳。 3、单次时长:每次高压氧治疗的时长为60-90分钟。适当的治疗时长有助于提高脑部氧分压,改善脑细胞代谢,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治疗过程中需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不良反应。 4、病情评估:治疗前需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出血部位、出血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5、注意事项:高压氧治疗期间需注意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呼吸等生命体征,避免出现氧中毒或气压伤等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需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脑出血患者在进行高压氧治疗的同时,需结合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如服用脑保护药物、进行肢体功能锻炼等。饮食上建议多摄入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蓝莓、菠菜等,有助于减轻氧化应激对脑部的损伤。运动方面,可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步增加活动量,如散步、太极拳等,促进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恢复。护理上需注意患者的心理疏导,帮助其树立康复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