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0次阅读
阵发性心动过速可通过深呼吸、刺激迷走神经、保持镇静、调整体位等方式缓解。阵发性心动过速通常由情绪激动、咖啡因摄入、心脏疾病、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
1、深呼吸:缓慢深呼吸有助于激活副交感神经,降低心率。用鼻子深吸气4秒,屏息2秒,再用嘴缓慢呼气6秒,重复进行至心率下降。
2、刺激迷走神经:可通过冷水敷面、咳嗽或做valsalva动作刺激迷走神经反射。具体操作是捏住鼻子闭口用力呼气,类似排便时的用力动作。
3、保持镇静:焦虑会加重心动过速,建议立即停止活动,选择安静环境平卧,闭眼放松全身肌肉,避免紧张情绪进一步刺激心脏。
4、调整体位:采取头低脚高体位可增加回心血量,部分患者采取前倾坐位压迫腹部也可能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减缓心率。
若上述方法无效或伴随胸痛、晕厥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平时避免过度劳累、控制咖啡因摄入,定期监测心率变化。
总觉得自己有病可能是疑病症的表现,也可能是焦虑症、抑郁症或妄想症等精神心理问题引起。妄想症属于严重精神障碍,需结合具体症状由专业医生判断。
1. 疑病症过度关注身体不适并反复就医检查,但医学检查无明确器质性疾病。建议通过心理疏导缓解焦虑,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帕罗西汀、舍曲林等抗焦虑药物。
2. 焦虑症伴随心慌、出汗等躯体症状的过度担忧。认知行为治疗有帮助,严重时可使用艾司西酞普兰、文拉法辛等药物改善症状。
3. 抑郁症可能伴随疑病观念,同时存在情绪低落、兴趣减退。需心理治疗联合氟西汀、米氮平等抗抑郁药物综合干预。
4. 妄想症坚信患有严重疾病且拒绝接受医学证据,属于精神病性症状。需精神科评估后使用奥氮平、利培酮等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建议记录症状特点并尽早就诊精神心理科,避免自行诊断。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身心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