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查胆结石可通过肝胆外科、消化内科、普通外科等科室进行诊断和治疗。胆结石可能与饮食不当、肥胖、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1、肝胆外科:肝胆外科是诊断和治疗胆结石的主要科室,医生可通过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并根据病情制定手术或药物治疗方案。常见手术包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胆囊切除术等。
2、消化内科:消化内科医生可通过内镜检查、肝功能检测等手段评估胆结石对消化系统的影响,并给予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熊去氧胆酸片250mg/次,每日3次、鹅去氧胆酸片250mg/次,每日2次等。
3、普通外科:普通外科医生可处理胆结石引起的急性胆囊炎、胆管炎等并发症,必要时进行急诊手术。手术方式包括胆囊造瘘术、胆管探查术等。
4、影像科:影像科医生可通过超声、CT、MRI等检查手段明确胆结石的大小、位置及并发症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5、急诊科:若胆结石引发剧烈腹痛、发热等症状,可前往急诊科进行紧急处理,缓解症状后转至相关科室进一步治疗。
日常饮食中应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全谷物、蔬菜、水果等。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助于控制体重,降低胆结石风险。若出现持续性腹痛、黄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