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4次阅读
骨髓穿刺主要用于检查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骨髓浸润等血液系统疾病,也可辅助诊断部分感染性疾病或转移癌。
1、白血病
骨髓穿刺是诊断白血病的金标准,通过观察骨髓中原始及幼稚细胞比例,结合免疫分型、染色体和基因检测,可明确急性髓系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分型。骨髓涂片可见大量异常增殖的原始细胞,正常造血细胞受抑制。常用检测包括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融合基因筛查等。
2、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穿刺显示骨髓增生低下,造血细胞明显减少,脂肪组织增多,非造血细胞比例增高。需结合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和骨髓活检结果综合判断。该检查可排除其他导致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中可见病态造血现象,包括红系、粒系、巨核系细胞发育异常,可能伴随原始细胞比例增高。通过细胞遗传学检查可发现5q-、+8等特征性染色体异常,有助于分型诊断和预后评估。
4、多发性骨髓瘤
骨髓涂片可见异常浆细胞克隆性增生,比例超过10%,伴有核浆发育不同步等形态异常。需结合血清M蛋白检测、游离轻链测定及影像学检查确诊。骨髓流式可检测CD38、CD138阳性克隆性浆细胞。
5、淋巴瘤骨髓浸润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骨髓中可见淋巴瘤细胞浸润,表现为形态异常的淋巴细胞聚集。通过免疫组化可确定细胞来源,如CD20阳性的B细胞淋巴瘤。骨髓受累是淋巴瘤分期的重要依据,影响治疗方案选择。
骨髓穿刺后需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24小时,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上可增加富含优质蛋白和铁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促进造血恢复。若出现持续疼痛、发热或出血,应及时就医。检查结果需由血液科医生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必要时需重复穿刺或进行骨髓活检。
血清载脂蛋白A的正常值范围为1.04-2.02g/L。检测结果可能因检测方法、个体差异等因素存在轻微波动。
血清载脂蛋白A是高密度脂蛋白的主要结构蛋白,其水平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密切相关。实验室通常采用免疫比浊法或放射免疫分析法进行检测,不同医疗机构可能因仪器和试剂差异导致参考范围略有不同。健康成年人的血清载脂蛋白A浓度通常稳定在1.04-2.02g/L区间,男性略低于女性。该指标升高可能与运动锻炼、雌激素水平等因素相关,而降低则常见于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慢性肝病等病理状态。检测前需保持空腹8-1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或饮酒,以确保结果准确性。
若检测结果异常,建议结合血脂全套、颈动脉超声等进一步评估心血管健康状况。日常可通过地中海饮食、规律有氧运动等方式维持正常水平,限制反式脂肪酸和精制糖摄入,每年定期监测血脂指标。吸烟者应尽早戒烟,肥胖人群需控制体重至合理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