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 脑炎

免疫性脑炎是什么?

| 1人回答 | 73次阅读

问题描述:
免疫性脑炎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邵自强
邵自强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免疫性脑炎是由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脑组织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认知功能障碍、癫痫发作等症状。免疫性脑炎主要有抗NMDAR脑炎、抗LGI1抗体相关脑炎、抗GABABR抗体相关脑炎等类型,需通过脑脊液检查、抗体检测及影像学检查确诊。

1、抗NMDAR脑炎

抗NMDAR脑炎多与卵巢畸胎瘤相关,青少年女性高发。患者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幻觉、言语混乱等精神症状,伴随不自主运动或癫痫发作。治疗需联合免疫球蛋白冲击、糖皮质激素,严重时需行肿瘤切除。常用药物包括甲泼尼龙注射液、人免疫球蛋白、丙种球蛋白等。

2、抗LGI1抗体脑炎

抗LGI1抗体脑炎常见于中老年男性,特征性表现为面臂肌张力障碍发作和低钠血症。患者可能出现短暂性肢体抽搐伴意识保留,脑电图显示颞叶异常放电。治疗以免疫抑制为主,可选用利妥昔单抗注射液、吗替麦考酚酯胶囊等药物控制抗体产生。

3、抗GABABR抗体脑炎

抗GABABR抗体脑炎常合并小细胞肺癌,临床以顽固性癫痫持续状态为主要表现。患者可能出现反复全身强直阵挛发作,需紧急控制癫痫并治疗原发肿瘤。常用药物包括苯妥英钠注射液、地西泮注射液等抗癫痫药,联合环磷酰胺注射液进行免疫调节。

4、副肿瘤性边缘叶脑炎

副肿瘤性边缘叶脑炎多与胸腺瘤、睾丸肿瘤相关,以近记忆力丧失和情感障碍为典型症状。患者可能出现时间空间定向力障碍伴焦虑抑郁,MRI显示双侧颞叶内侧异常信号。治疗需针对原发肿瘤手术切除,辅以甲氨蝶呤片、硫唑嘌呤片等免疫抑制剂。

5、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病

该类型以脑膜、脑实质和脊髓广泛炎症为特征,表现为头痛、发热、脊髓炎等症状。患者可能出现视神经炎或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脑脊液检查可见寡克隆区带阳性。治疗需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顽固病例可选用托珠单抗注射液进行靶向治疗。

免疫性脑炎患者急性期需严格卧床休息,避免强光噪音刺激。康复期应进行认知功能训练,如记忆卡片练习、定向力训练等。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适量补充B族维生素。定期复查脑电图和抗体滴度,监测病情变化。出现新发抽搐或意识障碍时需立即就医,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7岁儿童脑炎症状

7岁儿童脑炎症状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系统异常、寄生虫感染、头部外伤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意识模糊、抽搐等症状。 1、发热:脑炎患儿常出现持续性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可能伴随寒战。发热是免疫系统对抗病原体的反应,需及时降温,可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温水擦浴、冰袋冷敷。若体温持续不降,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物,如布洛芬混悬液5-10mg/kg,每6-8小时一次或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10-15mg/kg,每4-6小时一次。 2、头痛:脑炎引起的头痛通常较为剧烈,可能伴随颈部僵硬。头痛是由于颅内压增高或炎症刺激脑膜所致。患儿需保持安静,避免强光刺激,可适当使用止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片10-15mg/kg,每4-6小时一次。若头痛持续加重,需及时就医。 3、呕吐:脑炎患儿可能出现频繁呕吐,甚至无法进食。呕吐是由于颅内压增高或炎症刺激呕吐中枢所致。需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可少量多次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若呕吐严重,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吐药物,如甲氧氯普胺注射液0.1-0.15mg/kg,每6-8小时一次。 4、意识模糊:脑炎可能导致患儿出现意识模糊、嗜睡或昏迷。意识模糊是由于脑部炎症影响神经功能所致。需密切观察患儿意识状态,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若意识障碍加重,需及时就医,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 5、抽搐:脑炎患儿可能出现全身性或局部性抽搐。抽搐是由于脑部炎症刺激神经细胞异常放电所致。需保护患儿安全,避免受伤,保持呼吸道通畅。若抽搐持续超过5分钟,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癫痫药物,如地西泮注射液0.2-0.5mg/kg,缓慢静脉注射或苯巴比妥注射液5-10mg/kg,肌肉注射。 脑炎患儿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如米粥、面条、蔬菜汤等,避免油腻、辛辣食物。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运动方面,患儿需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待病情稳定后可逐渐恢复日常活动。护理上需密切观察患儿症状变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监测体温、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与医生沟通病情进展。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