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5次阅读
葡萄膜病主要表现为眼部充血、视力下降、畏光流泪、飞蚊症及眼痛等症状。葡萄膜是眼球的中层结构,包括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其炎症或病变可能由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外伤或肿瘤等因素引起。
1、眼部充血
葡萄膜病常导致结膜或睫状充血,表现为眼白发红或血管扩张。充血可能与炎症介质释放有关,如前列腺素或组胺。患者可能伴有异物感或灼热感,需避免揉眼并及时就医检查。医生可能开具妥布霉素滴眼液、氟米龙滴眼液或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等抗炎药物。
2、视力下降
炎症累及黄斑区或引发玻璃体混浊时,可出现视物模糊或中心视野缺损。部分患者伴随对比敏感度降低,尤其在强光环境下症状加重。需通过眼底荧光造影或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明确病变范围。治疗可能涉及醋酸泼尼松龙片、环孢素软胶囊或甲氨蝶呤片等免疫调节药物。
3、畏光流泪
虹膜或睫状体炎症会刺激三叉神经分支,导致光线敏感和反射性泪液分泌增多。患者常需佩戴墨镜缓解不适,严重时可能出现眼睑痉挛。此类症状需与干眼症鉴别,医生可能建议使用溴莫尼定滴眼液、阿托品眼用凝胶或聚乙烯醇滴眼液。
4、飞蚊症
脉络膜炎性渗出物进入玻璃体后,患者视野中会出现漂浮的黑点或丝状物。症状在明亮背景下更明显,可能伴随闪光感。需警惕视网膜脱离风险,必要时进行玻璃体切除术。药物治疗包括卵磷脂络合碘胶囊、普罗碘铵注射液或曲安奈德玻璃体内植入剂。
5、眼痛
急性前葡萄膜炎可引发深部眼眶钝痛或放射痛,夜间可能加重。疼痛与睫状神经刺激或眼压升高相关,常伴随头痛和恶心。需监测眼压并排除青光眼,治疗药物可能包含布洛芬缓释胶囊、醋甲唑胺片或甘露醇注射液。
葡萄膜病患者应避免强光刺激,减少电子屏幕使用时间,保持环境湿度适宜。饮食需增加富含维生素A和叶黄素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和蓝莓。急性期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眼底情况,若出现突发视力骤降或剧烈眼痛应立即急诊处理。慢性患者建议每3-6个月进行眼部专科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