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92次阅读
小孩流鼻血可通过压迫止血、冷敷鼻梁、调整体位、避免刺激等方式处理,通常由鼻腔干燥、外力损伤、过敏性鼻炎、血液疾病等原因引起。
1、压迫止血家长需立即让孩子坐直稍前倾,用拇指食指捏住鼻翼两侧压迫5-10分钟,多数鼻黏膜出血可自行停止,禁止仰头防止血液倒流呛咳。
2、冷敷鼻梁用冰袋或冷毛巾敷于鼻梁及前额,血管收缩有助于止血,每次冷敷不超过15分钟,避免冻伤皮肤。
3、调整体位止血后保持头部高于心脏位置,避免剧烈活动或擤鼻涕,建议家长观察半小时确认无再出血。
4、避免刺激止血后24小时内勿抠挖鼻腔,室内使用加湿器维持湿度,反复出血需排查是否存在鼻中隔偏曲或凝血功能障碍。
日常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K,保持鼻腔湿润,若15分钟未止血或出血量大伴随面色苍白,需立即就医排除血液系统疾病。
塞耳朵睡觉可能引起外耳道炎、中耳气压伤、听力暂时性下降、耳道真菌感染等问题,长期不当操作还可能损伤鼓膜。
1、外耳道炎异物堵塞导致耳道潮湿密闭,细菌滋生引发炎症,表现为红肿疼痛。需取出堵塞物并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抗感染治疗。
2、中耳气压伤耳道完全封闭可能影响鼓膜内外压力平衡,出现耳闷耳鸣。可通过咀嚼动作缓解,严重时需用麻黄素滴鼻液改善咽鼓管功能。
3、听力下降物理性堵塞导致传导性听力减退,通常取出异物即可恢复。反复堵塞可能引起耵聍栓塞,需用碳酸氢钠溶液软化清除。
4、真菌感染潮湿环境易诱发耳道念珠菌感染,出现瘙痒脱屑。需保持耳道干燥,使用克霉唑乳膏等抗真菌药物。
建议避免使用硬质物品塞耳,可选择透气耳塞并控制使用时长,睡前清洁耳廓保持干燥,出现持续耳痛或流脓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