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宝宝睫毛就往上长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38次阅读

问题描述:
宝宝睫毛就往上长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宝宝睫毛往上长可能与倒睫、睑内翻、眼部感染、遗传因素或发育异常有关。倒睫是指睫毛向眼球方向生长刺激角膜,睑内翻是眼睑边缘向内翻转导致睫毛摩擦眼球,眼部感染可能引发睫毛生长方向改变,遗传因素或发育异常也可能影响睫毛生长角度。

1、倒睫

倒睫是睫毛向眼球方向生长,常见于婴幼儿。可能与睑缘部组织发育不完善有关,睫毛根部毛囊位置异常会导致睫毛朝内生长。典型症状为频繁眨眼、揉眼、畏光流泪,长期摩擦可能引起角膜上皮损伤。轻度倒睫可观察随访,若出现角膜损伤需遵医嘱使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玻璃酸钠滴眼液等保护角膜,严重者需行电解毛囊术。

2、睑内翻

睑内翻指眼睑边缘向内翻转使睫毛接触眼球,婴幼儿多为先天性下睑内翻。由于眼轮匝肌过度发育或睑板发育不全所致,表现为下睑皮肤皱褶明显、睫毛扫刮角膜。可能伴随结膜充血、角膜上皮脱落,需使用抗生素眼膏如红霉素眼膏预防感染,多数随面部发育可自愈,持续至3岁未改善需考虑睑内翻矫正术。

3、眼部感染

睑缘炎等眼部感染可能破坏睫毛毛囊正常结构,导致睫毛生长紊乱。细菌感染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为睑缘充血、鳞屑附着,可能引发睫毛脱落或异向生长。需用妥布霉素滴眼液抗感染,配合生理盐水清洁睑缘。病毒感染如疱疹性睑皮炎可能造成睫毛永久性脱落,需及时使用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

4、遗传因素

部分睫毛生长方向异常与遗传相关,如先天性双行睫患者存在额外一排向内生长的睫毛。此类情况多伴发其他先天异常如睑板腺缺如,典型症状为持续性异物感。需定期检查角膜情况,严重者需冷冻或激光去除异常睫毛,日常可使用人工泪液如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缓解刺激症状。

5、发育异常

婴幼儿眼睑发育过程中可能出现暂时性结构异常,如内眦赘皮牵拉导致假性睑内翻。随着鼻梁发育多数可自行改善,期间需注意避免揉眼引发继发感染。若合并眼睑缺损、小睑裂综合征等畸形,可能需手术矫正。发育期可短期使用聚乙烯醇滴眼液保护角膜,定期眼科随访评估。

家长发现宝宝睫毛异常生长时,应避免自行拔除睫毛以免损伤毛囊。每日用温水清洁眼睑,修剪过长的睫毛减少摩擦。外出佩戴宽檐帽减少风沙刺激,睡眠时可用眼罩保护。若出现眼红、畏光、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应及时就诊眼科,避免使用民间偏方。哺乳期母亲需保持营养均衡,适当补充维生素A促进宝宝眼部发育。定期进行儿童眼保健检查,建立视力发育档案跟踪观察。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1岁半宝宝的智力标准

1岁半宝宝的智力标准通常包括语言表达、动作协调、认知能力和社交互动等方面的发展。语言方面,宝宝能说出简单的词汇或短语,如“妈妈”“抱抱”;动作上,能独立行走、弯腰捡物;认知能力表现为对日常物品的识别和简单指令的执行;社交互动中,宝宝会模仿成人的行为,表达情绪需求。家长可通过日常互动、游戏和阅读促进宝宝的智力发展。 1、语言表达:1岁半的宝宝通常能说出5-10个简单词汇,并尝试组合成短语。家长可通过与宝宝对话、阅读绘本和重复简单词汇来促进语言发展。例如,指着物品说出名称,鼓励宝宝模仿发音。 2、动作协调:宝宝能独立行走,并能弯腰捡起地上的物品。家长可通过提供安全的玩具和活动空间,鼓励宝宝练习爬行、站立和行走。例如,设置障碍物让宝宝跨越,锻炼平衡能力。 3、认知能力:宝宝能识别日常物品,如杯子、鞋子,并能执行简单指令,如“把玩具拿来”。家长可通过游戏和互动帮助宝宝认识物品和指令。例如,玩“找东西”游戏,让宝宝根据指令寻找物品。 4、社交互动:宝宝会模仿成人的行为,如打电话、扫地,并能通过表情和动作表达需求。家长可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和互动活动,鼓励宝宝模仿和表达。例如,与宝宝一起玩“过家家”,模仿日常生活中的场景。 5、情绪表达:宝宝能通过面部表情、声音和动作表达情绪,如高兴、生气或害怕。家长应关注宝宝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安抚和引导。例如,当宝宝哭泣时,通过拥抱和轻声安慰缓解情绪。 日常生活中,家长可通过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规律作息促进宝宝的健康发育。饮食上,保证宝宝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如鸡蛋、鱼肉、蔬菜和水果;运动方面,安排适量的户外活动,如散步、玩球,增强体质;护理上,注意宝宝的睡眠质量和卫生习惯,定期进行健康检查。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亲子互动,家长能有效促进1岁半宝宝的智力发展。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