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 脑出血

脑出血多久能下床走路

| 1人回答 | 80次阅读

问题描述:
脑出血多久能下床走路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彭玉平
彭玉平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主任医师
脑出血多久能够下床走路是因人而异的。首先如果脑出血出血量较小,出血的部位位于静止的区域,患者症状一般比较轻微。一般会在48小时以后就可以下床行走。早期行走可以避免出现肺内感染或双下肢血栓形成等。如果患者脑出血量较大,病情比较危重的,可能下床行走时间需要很长时间。有的患者病情严重,导致肢体功能严重障碍,已经丧失了行走的能力,可能需要长期卧床。当脑出血发病后,病情稳定的时候,应早期地进行康复治疗,恢复肢体的功能。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脑出血做高压氧做多久

脑出血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的时间通常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恢复情况而定,一般建议在急性期后开始,疗程为10-20次,每次60-90分钟,每天1次或每周5次。 1、疗程安排:高压氧治疗的疗程一般为10-20次,具体次数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调整。急性期后开始治疗,有助于改善脑部缺氧状态,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2、治疗频率:高压氧治疗通常每天进行1次,或每周5次。持续的治疗频率有助于维持稳定的氧浓度,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和神经修复。治疗期间需注意患者的耐受性,避免过度疲劳。 3、单次时长:每次高压氧治疗的时长为60-90分钟。适当的治疗时长有助于提高脑部氧分压,改善脑细胞代谢,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治疗过程中需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不良反应。 4、病情评估:治疗前需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出血部位、出血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5、注意事项:高压氧治疗期间需注意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呼吸等生命体征,避免出现氧中毒或气压伤等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需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脑出血患者在进行高压氧治疗的同时,需结合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如服用脑保护药物、进行肢体功能锻炼等。饮食上建议多摄入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蓝莓、菠菜等,有助于减轻氧化应激对脑部的损伤。运动方面,可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步增加活动量,如散步、太极拳等,促进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恢复。护理上需注意患者的心理疏导,帮助其树立康复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