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9次阅读
脑梗病人肌力评级通常采用医学通用的Lovett肌力分级标准,分为0-5级。肌力评级有助于评估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和康复效果。
1、0级:完全瘫痪
0级表示肌肉完全无收缩能力,患肢无法产生任何可见或可触及的肌肉活动。常见于急性期严重脑梗患者,由于运动神经通路完全中断导致。此时需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可通过被动关节活动训练维持关节功能。
2、1级:轻微收缩
1级表现为肌肉有轻微收缩但不足以引起关节活动,可通过触摸感受到肌肉颤动。提示运动神经元部分存活但传导功能严重受损。康复重点为诱发主动肌肉收缩,可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意念运动训练。
3、2级:不抗重力
2级指肌肉收缩可使关节在水平面上活动,但不能对抗重力完成动作。反映脊髓前角细胞部分功能保留。此时可进行减重训练,利用悬吊装置或水中运动帮助患者完成抗重力动作练习。
4、3级:抗重力
3级表示肌肉可对抗重力完成全关节范围活动,但不能承受额外阻力。标志运动功能进入实用阶段,可开展坐站转移、步态训练等任务导向性训练,逐步建立运动模式。
5、4级:抗部分阻力
4级指肌肉可对抗部分外界阻力完成动作,但肌力较健侧明显减弱。提示神经再生取得进展,应进行渐进抗阻训练,使用弹力带或重量器械逐步增加负荷,注意避免代偿动作。
6、5级:正常肌力
5级为正常肌力水平,肌肉可对抗充分阻力完成动作,双侧肌力对称。达到此阶段仍需维持性训练,重点改善运动协调性和耐力,预防跌倒。部分患者可能遗留精细动作障碍。
脑梗患者肌力恢复需结合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和物理因子治疗,早期介入可有效预防废用综合征。康复过程中应定期复查肌力,根据评级调整训练方案。同时注意控制血压、血糖等危险因素,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避免久坐不动。家属需协助患者坚持康复训练,创造安全的居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