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2次阅读
髋关节置换术后可能出现关节脱位、深静脉血栓、假体周围感染、假体松动、异位骨化等并发症。
1、关节脱位
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关节囊未完全愈合时,过度屈曲或内收可能导致假体脱位。表现为突发性疼痛、活动受限及下肢畸形。术后需使用外展枕保持髋关节中立位,避免交叉腿或深蹲动作。若发生脱位应立即制动,由医生进行手法复位或手术修复。
2、深静脉血栓
术后卧床导致下肢血流缓慢,加上手术创伤激活凝血系统,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常见小腿胀痛、皮肤发红发热,严重时可能引发肺栓塞。预防措施包括早期下床活动、穿戴弹力袜,医生可能建议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或利伐沙班片抗凝。
3、假体周围感染
细菌通过手术切口或血行传播引发假体周围感染,表现为持续发热、切口渗液、关节红肿热痛。急性期需手术清创并静脉注射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慢性感染可能需取出假体植入抗生素骨水泥间隔器。术前预防性使用注射用头孢唑林钠可降低风险。
4、假体松动
长期负重活动或骨溶解可导致假体与骨骼界面分离,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关节疼痛,尤以起步行走时明显。X线可见假体周围透亮线。轻度松动可通过减少负重缓解,严重者需行翻修手术更换假体并植骨。
5、异位骨化
术后软组织异常骨化形成异位骨,可能限制关节活动度。高风险患者术后可口服吲哚美辛肠溶片预防,已形成严重骨化需手术切除。康复训练应循序渐进,避免暴力牵拉诱发炎症反应。
术后应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遵医嘱定期复查X线评估假体位置。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和钙质摄入促进骨骼愈合,如牛奶、鱼肉等。康复训练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初期使用助行器避免跌倒,逐步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和肌肉力量训练。出现发热、关节剧痛或活动障碍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