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染科 > 传染科

得登革热为什么会觉得冷

| 1人回答 | 93次阅读

问题描述:
得登革热为什么会觉得冷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涛
李涛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得登革热时会觉得冷,这主要是因为登革热病毒引发的炎症反应影响了体温调节中枢,导致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减少,从而出现怕冷的感觉。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传播,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烧、疼痛、皮疹和淋巴结肿大。
1、炎症反应与体温调节:当登革热病毒侵入人体时,会引发一系列的炎症反应。炎症是身体对抗病毒的一种防御机制,但同时也会影响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在炎症刺激下收缩,减少了热量的散发,导致患者感到发冷。这种怕冷是身体对抗病毒的一种表现。
2、病情发展与症状表现:登革热患者通常有5天左右的潜伏期,最长可达10天。在此期间,患者可能出现发烧、疼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如果病情未得到及时治疗,或者患者的免疫力较低,病毒可能会进一步侵袭肝脏、脾脏等器官,造成更严重的炎症反应和身体损伤。
3、治疗与护理建议:对于登革热患者,隔离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病毒可以通过蚊虫传播。在家或医院进行隔离,防止病毒扩散。对于发热患者,如果体温不超过38.5°C,可以采用温水擦浴等物理方法降温;如果超过38.5°C,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烧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
4、就医与恢复:感染登革热后,及时就医是关键。医生会通过血常规等检查来确认病情,并指导患者进行隔离和治疗。在治疗期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注意休息和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
登革热虽然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但通过科学的治疗和护理,患者通常能够顺利康复。重要的是,注意防蚊措施,减少感染风险,为健康保驾护航。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乙肝到什么程度需要治疗

乙肝患者是否需要治疗需根据肝功能、病毒载量及肝脏损伤程度综合评估。当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病毒活跃复制或肝脏纤维化、肝硬化等病变时,通常需要积极干预。具体治疗方式包括抗病毒治疗、保肝治疗及定期监测。 1、肝功能异常:当乙肝患者肝功能检查显示转氨酶ALT、AST持续升高,提示肝细胞受损,需及时治疗。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片0.5mg/天、替诺福韦酯片300mg/天可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负担。同时,保肝药物如水飞蓟宾胶囊140mg/次,每日3次可辅助修复肝细胞。 2、病毒载量高: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显示病毒载量较高通常>2000 IU/mL,提示病毒活跃复制,需进行抗病毒治疗。拉米夫定片100mg/天是常用药物之一,可有效降低病毒载量,减少肝脏损伤。 3、肝脏纤维化:通过肝脏弹性成像或肝活检发现肝脏纤维化,提示病情进展,需积极治疗。抗病毒药物可延缓纤维化进程,同时建议患者避免饮酒、高脂饮食等加重肝脏负担的行为。 4、肝硬化:肝硬化是乙肝的严重并发症,需综合治疗。除抗病毒药物外,利尿剂如螺内酯片25mg/天可缓解腹水症状,必要时需进行肝移植手术。 5、肝癌风险:乙肝患者长期未治疗可能发展为肝癌。定期监测甲胎蛋白AFP及肝脏影像学检查,早期发现肝癌迹象。手术切除、射频消融等治疗方式可提高生存率。 乙肝患者日常应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蔬果,避免高脂肪、高糖食物。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增强体质,但需避免过度劳累。定期复查肝功能、病毒载量及肝脏影像学检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