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小孩耳朵眼痛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27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孩耳朵眼痛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小孩耳朵眼痛可能与外耳道炎、中耳炎、耵聍栓塞、外伤、耳部湿疹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局部清洁、药物治疗、耵聍取出等方式缓解。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明确病因后针对性处理。

1、外耳道炎

外耳道炎多因细菌感染或频繁掏耳导致,表现为耳道红肿、灼热感或黄色分泌物。家长发现孩子抓挠耳朵或哭闹时,需避免自行掏耳。医生可能开具氧氟沙星滴耳液、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抗生素药物,配合局部热敷缓解疼痛。日常需保持耳道干燥,洗澡时可用棉球堵住外耳道防止进水。

2、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常继发于感冒,患儿可能出现发热、耳闷及夜间疼痛加剧。发病与咽鼓管功能障碍有关,可能伴随鼓膜充血或穿孔。治疗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等口服抗生素,严重时需鼓膜穿刺引流。家长应观察孩子听力变化,避免用力擤鼻涕。

3、耵聍栓塞

耳垢堆积硬化会压迫耳道引发胀痛,尤其见于游泳后耵聍吸水膨胀。家长切勿用尖锐物掏挖,可遵医嘱使用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耵聍,由医护人员用生理盐水冲洗清除。日常避免过度清洁外耳道,因耵聍具有自洁功能。

4、外伤

儿童玩耍时可能将异物塞入耳道或碰撞导致耳部挫伤。若发现耳道出血或明显肿胀,需排除鼓膜损伤。医生可能使用碘伏消毒后配合红霉素软膏预防感染,严重撕裂伤需缝合。家长应监督孩子避免将玩具零件、食物等小物件放入耳内。

5、耳部湿疹

过敏体质儿童易发耳廓或耳道湿疹,表现为红斑、脱屑伴瘙痒抓挠后疼痛。与接触洗发水、汗液刺激有关。治疗需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联合氯雷他定糖浆抗过敏,保持患处清洁干燥。哺乳期母亲需排查饮食中的过敏原。

日常注意避免孩子长时间暴露于二手烟或强噪音环境,洗澡后及时擦干耳周水分。若疼痛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眩晕、面瘫等症状,需紧急就诊排除严重感染或神经系统病变。定期检查儿童听力发育,避免使用棉签等工具深入清洁耳道。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宝宝双眼上翻吐白沫怎么办

宝宝双眼上翻吐白沫可能是癫痫发作、高热惊厥或低钙血症等引起的,需立即就医。紧急处理方式主要有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刺激、记录发作时间、侧卧防窒息、送医检查等。

1、保持呼吸道通畅

迅速清除宝宝口鼻分泌物,用软布擦拭口腔白沫,避免堵塞气道。不可强行撬开牙齿或塞入异物,以免造成二次伤害。若出现呼吸暂停或面色青紫,须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呼叫急救。

2、避免刺激

发作期间禁止摇晃、拍打或大声呼唤宝宝,需移开周围尖锐物品。保持环境安静,关闭强光或噪音源。家长需冷静观察发作表现,包括肢体动作、眼球偏向及持续时间,以便后续向医生描述。

3、记录发作时间

用手机准确记录抽搐起止时间,超过5分钟的持续发作可能引发脑损伤。同时注意发作前是否有发热、呕吐等前驱症状,以及发作后是否出现嗜睡或意识模糊,这些信息对病因诊断至关重要。

4、侧卧防窒息

将宝宝调整为侧卧位,头部稍后仰,利用重力使唾液自然流出。松解衣领和尿不湿,确保胸腹部不受压迫。不可喂食水或药物,防止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

5、送医检查

即使发作自行停止也需尽快就医,医生可能建议脑电图、血钙检测或头颅影像学检查。若确诊癫痫,需遵医嘱使用左乙拉西坦口服溶液、丙戊酸钠糖浆或苯巴比妥片等抗癫痫药物,家长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日常需避免宝宝过度疲劳或情绪激动,保证充足睡眠。定期监测体温,发热时及时物理降温。按医嘱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预防低钙性抽搐。家中建议安装床栏,避免发作时坠床。家长应学习急救知识,随身携带就诊记录卡,记录既往发作情况及用药信息。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