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4次阅读
肾炎可能由感染、免疫异常、药物损伤、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免疫调节、停用肾毒性药物、控制基础疾病等方式干预。
1. 感染:链球菌感染等病原体可能诱发急性肾炎,表现为血尿、蛋白尿,需使用青霉素、头孢曲松等抗生素治疗,同时限制盐分摄入。
2. 免疫异常: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疾病可能导致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脏,出现水肿、高血压,可用泼尼松、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配合低蛋白饮食。
3. 药物损伤: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能造成肾小管损伤,需停用肾毒性药物,必要时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
4. 遗传因素:Alport综合征等遗传性肾病早期表现为镜下血尿,随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肾功能减退,需控制血压并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日常需监测血压和尿量变化,避免高盐高脂饮食,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指标。
糖尿病患者合并肾病时,可以适量食用草莓。草莓属于低升糖指数水果,富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但需注意每日摄入量控制在100克以内,避免血糖波动和钾摄入过量。
1、血糖影响草莓含糖量约为每100克4-7克,升糖负荷较低,适量食用对血糖影响较小。建议在两餐之间食用,并监测餐后血糖变化。
2、钾含量控制草莓含钾量中等,肾病3期后需限制钾摄入。可将草莓切块后清水浸泡10分钟减少钾含量,每周食用不超过3次。
3、营养搭配建议搭配无糖酸奶或坚果食用,延缓糖分吸收。避免与香蕉、蜜瓜等高钾水果同食,防止血钾升高。
4、肾功能监测食用后需观察尿量变化,若出现水肿或血肌酐升高应停止食用。糖尿病肾病4期患者需咨询营养师调整水果摄入种类。
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需同时控制钠摄入,建议选择新鲜草莓而非加工制品。定期复查尿微量白蛋白和肾小球滤过率,根据肾功能调整饮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