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6次阅读
小儿支气管炎夜间咳嗽可通过调整睡姿、保持空气湿润、拍背排痰、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通常由气道敏感、分泌物积聚、继发感染、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1、调整睡姿将孩子上半身垫高30度左右,有助于减少气道分泌物反流刺激。家长需避免平卧位,可选用斜坡枕或折叠毛巾垫高肩背部。
2、保持空气湿润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50%-60%,或睡前浴室蒸汽吸入5分钟。家长需每日清洁加湿器,防止霉菌滋生加重咳嗽。
3、拍背排痰家长空心掌由下向上轻拍背部,每次5分钟,帮助松动气道分泌物。操作时避开脊柱与腰部,餐后1小时内不宜进行。
4、药物治疗支气管炎可能与病毒细菌感染、气道高反应性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咳嗽伴痰鸣、呼吸急促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氨溴索口服溶液、丙卡特罗颗粒或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
夜间避免食用甜腻食物,观察咳嗽频率与痰液性状,若出现憋醒或口唇发绀应立即就医。
婴儿正常肚脐应呈干燥、无红肿、无渗液或异味的凹陷或轻微凸起状态,脐带残端通常在出生后1-3周脱落。
1、外观特征健康婴儿肚脐皮肤颜色与周围一致,无异常凸起或深坑,脐带残端干燥后呈黑褐色,逐渐自然脱落。
2、清洁状态正常脐部无脓性分泌物或血液渗出,可能有少量淡黄色干痂,但周围皮肤无红肿热痛等感染迹象。
3、愈合进程脐带脱落后创面应快速愈合,2-3天内形成完整皮肤覆盖,若超过1周未愈合并持续渗液需就医。
4、触感温度正常肚脐触感与腹部其他部位温度一致,局部发热或发凉可能提示血液循环异常或感染。
家长需每日用医用酒精或碘伏轻柔消毒脐部,保持干燥透气,避免尿布摩擦,发现异常分泌物或出血应及时儿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