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早产肌张力障碍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1人回答 | 84次阅读

问题描述:
早产肌张力障碍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早产肌张力障碍通常由脑损伤、遗传因素、代谢异常、感染或药物影响等原因引起。早产肌张力障碍主要表现为肌肉张力异常增高或降低,可能伴随运动障碍、姿势异常等症状。

1、脑损伤

早产儿脑部发育不成熟,容易因缺氧缺血、颅内出血等原因导致脑损伤。脑损伤可能影响基底节、丘脑等运动调节区域,导致肌张力障碍。脑损伤引起的肌张力障碍通常表现为四肢僵硬、姿势异常。治疗需结合康复训练,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盐酸苯海索片、巴氯芬片、左旋多巴片等药物。

2、遗传因素

部分肌张力障碍与基因突变有关,如DYT1基因突变可能导致早发型肌张力障碍。遗传性肌张力障碍可能表现为局部或全身肌肉不自主收缩。基因检测有助于明确诊断,治疗可尝试肉毒杆菌毒素注射、盐酸苯海索片等药物。

3、代谢异常

早产儿可能出现低血糖、低钙血症、高胆红素血症等代谢紊乱,这些异常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导致暂时性或持续性肌张力障碍。代谢异常引起的肌张力障碍在纠正代谢紊乱后可能改善,严重时需配合康复治疗。

4、感染因素

宫内感染或出生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能损伤运动神经通路,导致肌张力障碍。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等感染可能引起脑炎、脑膜炎,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感染后肌张力障碍需抗感染治疗结合康复训练,必要时使用肌肉松弛药物。

5、药物影响

某些药物如氨茶碱、多巴胺受体拮抗剂等可能引起暂时性肌张力障碍。药物导致的肌张力障碍通常在停药后缓解,严重时可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对症治疗。早产儿用药需严格掌握适应症,避免不必要的药物暴露。

早产肌张力障碍的护理需注意保持正确体位,避免肌肉挛缩。家长应定期带患儿进行发育评估,坚持康复训练。喂养时选择适宜奶嘴,避免呛咳。日常可进行被动关节活动,促进运动功能发育。出现肌张力异常加重或新发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复查。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阿司匹林肠溶片什么时间吃比较好

阿司匹林肠溶片通常建议在早晨空腹服用,最佳服用时间主要与药物吸收、胃黏膜保护、药物相互作用、疾病管理需求等因素有关。

1、药物吸收:

空腹时胃酸分泌较少,肠溶片可快速通过胃部到达肠道溶解,提高生物利用度。

2、胃黏膜保护:

早晨胃酸分泌量较低,此时服药可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降低消化道出血风险。

3、药物相互作用:

避免与食物或其他药物同服,空腹服用能减少其他物质对药物释放的影响。

4、疾病管理:

心血管事件高发时段多在清晨,早晨服药可更好抑制血小板聚集高峰。

具体用药时间应遵医嘱调整,服药期间注意观察胃肠道反应,定期复查凝血功能。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