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胰腺炎的早期症状及治疗方法

| 1人回答 | 50次阅读

问题描述:
胰腺炎的早期症状及治疗方法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国栋
陈国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胰腺炎的早期症状主要有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发热、腹胀、食欲减退等,可通过禁食补液、药物治疗、内镜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胰腺炎通常由胆道疾病、酗酒、高脂血症、药物因素、感染等原因引起。

1、上腹疼痛

上腹疼痛是胰腺炎最常见的早期症状,疼痛多位于中上腹或左上腹,可向背部放射,呈持续性钝痛或剧痛。疼痛常在饱餐或饮酒后加重,弯腰或前倾坐位可减轻。胰腺炎引起的上腹疼痛可能与胰酶异常激活导致胰腺自身消化有关。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硫酸吗啡注射液等药物缓解疼痛,避免自行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以免加重病情。

2、恶心呕吐

恶心呕吐在胰腺炎早期较为常见,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呕吐胆汁。呕吐后腹痛症状多不缓解。胰腺炎引起的恶心呕吐可能与炎症刺激胃肠道神经、胰液分泌异常有关。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甲氧氯普胺注射液、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等止吐药物,同时需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3、发热

胰腺炎患者早期可出现低热,体温多在38℃左右,若出现高热可能提示合并感染。发热可能与炎症反应、坏死组织吸收有关。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控制体温,但需避免使用可能加重胰腺损伤的药物。

4、腹胀

胰腺炎早期可出现腹胀,多由于肠麻痹、腹腔积液所致。严重腹胀可影响呼吸功能。腹胀可能与炎症介质释放影响肠道蠕动、胰周渗出液积聚有关。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新斯的明注射液促进肠蠕动,必要时行胃肠减压。

5、食欲减退

胰腺炎患者早期常出现明显食欲减退,甚至厌食。食欲减退可能与腹痛、恶心呕吐、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急性期需严格禁食,恢复期应从流质饮食开始逐步过渡,避免高脂饮食刺激胰腺分泌。可遵医嘱补充胰酶肠溶胶囊帮助消化吸收。

胰腺炎患者急性期需严格禁食,通过静脉补充营养,恢复期应从低脂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避免酒精和高脂食物。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监测血糖变化。出现持续腹痛、高热、意识改变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重症胰腺炎需在重症监护室治疗。定期复查腹部CT或MRI评估胰腺恢复情况,慢性胰腺炎患者需长期随访管理。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胆总管结石主要症状

胆总管结石的主要症状有腹痛、黄疸、发热、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胆总管结石可能与胆道感染、胆汁淤积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右上腹绞痛、皮肤黏膜黄染等症状。

1、腹痛

腹痛是胆总管结石最常见的症状,多表现为右上腹持续性绞痛或胀痛,疼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腹痛常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可能与结石阻塞胆总管导致胆汁排出受阻有关。腹痛发作时可采取屈膝侧卧位缓解疼痛,必要时需就医进行解痉止痛治疗。

2、黄疸

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尿液颜色加深,粪便颜色变浅。这是由于结石阻塞胆总管导致胆汁无法正常排入肠道,胆红素反流入血所致。黄疸程度与胆道梗阻程度相关,严重时可伴有皮肤瘙痒。出现黄疸应及时就医,避免肝功能受损。

3、发热

发热多因胆道感染引起,体温可超过38.5摄氏度,常伴有寒战。胆总管结石合并感染时可发展为急性胆管炎,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发热期间应注意监测体温变化,多饮水补充体液,必要时需静脉使用抗生素治疗。

4、恶心呕吐

恶心呕吐多与腹痛同时出现,因胆道梗阻刺激胃肠道神经反射所致。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含有胆汁。发作时应暂时禁食,呕吐缓解后可少量多次饮用温水,若呕吐持续不缓解需就医处理。

5、食欲减退

胆总管结石患者常因进食后腹痛加重而主动减少进食,长期可导致体重下降、营养不良。饮食上应选择低脂、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油炸、辛辣刺激性食物,必要时可补充胰酶帮助消化吸收。

胆总管结石患者日常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暴饮暴食,限制高胆固醇食物摄入。适当运动有助于促进胆汁排泄,但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定期复查腹部超声监测结石情况,若出现持续腹痛、高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发生化脓性胆管炎、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遵医嘱规范治疗的同时,保持规律作息和良好心态对疾病恢复也很重要。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