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泌尿外科

尿液里有白色漂浮物

| 1人回答 | 32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尿液里有白色漂浮物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黄钟明
黄钟明 北京协和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尿液中出现白色漂浮物可能与生理性结晶、泌尿系统感染、前列腺炎、肾病综合征等因素有关。

1、生理性结晶:

饮水不足或高蛋白饮食可能导致尿酸盐、磷酸盐结晶析出,表现为尿液浑浊伴白色沉淀。增加每日饮水量至2000毫升以上,减少动物内脏摄入可改善。

2、泌尿系统感染:

膀胱炎或尿道炎时,白细胞和细菌代谢物混合形成絮状物。可能伴随尿频尿痛,需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胶囊、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菌药物。

3、前列腺炎:

男性前列腺液混入尿液可形成白色丝状物,常伴会阴胀痛。可能与久坐或病原体感染有关,可遵医嘱服用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普适泰片等药物。

4、肾病综合征:

大量蛋白尿导致尿液表面形成泡沫样漂浮物,多伴有下肢水肿。需完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必要时使用缬沙坦胶囊、呋塞米片、醋酸泼尼松片等药物控制。

建议记录漂浮物出现频率并观察是否伴随其他症状,避免高盐高脂饮食,及时进行尿常规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明确病因。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尿常规ph7.5正常吗

尿常规pH7.5属于正常范围偏碱性。尿pH值正常范围为4.6-8.0,主要受饮食结构、代谢状态、药物影响及泌尿系统疾病等因素调节。

1. 饮食因素

长期摄入大量蔬菜水果或碱性食物可能导致尿液偏碱,调整饮食结构后可恢复正常。

2. 代谢因素

呼吸性碱中毒、低钾血症等代谢异常会引起尿液碱化,需纠正原发代谢紊乱。

3. 药物影响

碳酸氢钠、噻嗪类利尿剂等药物可能升高尿pH值,停药后通常可恢复。

4. 泌尿疾病

尿路感染、肾小管酸中毒等疾病可能导致pH异常,需完善尿培养、血气分析等检查。

单纯pH7.5无须特殊处理,建议复查尿常规并观察是否有尿频、尿痛等症状,保持每日适量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