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手腕骨折半年后仍存在僵硬症状可能与关节粘连、软组织挛缩或康复训练不足有关。常见原因包括骨折愈合不良、肌腱粘连、关节囊挛缩、局部炎症反应及神经功能异常。可通过热敷理疗、关节活动训练、药物干预、康复器械辅助及手术松解等方式改善。
骨折后长期固定可能导致关节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粘连。表现为主动与被动活动均受限,X线检查可见关节间隙变窄。早期可通过超声波治疗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促进软组织修复,中后期需采用CPM持续被动活动仪进行机械松解。康复期间建议配合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疼痛。
腕部伸屈肌腱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可能发生短缩性改变。临床表现为特定方向活动障碍,如背伸不足或掌屈受限。动态支具渐进式牵拉配合双氯芬酸钠凝胶局部涂抹可改善症状,顽固性挛缩需考虑肌腱延长术。康复期应避免突然暴力拉伸。
骨折愈合后期持续存在的无菌性炎症可刺激滑膜增生。表现为局部肿胀发热伴晨僵,血液检查可见C反应蛋白轻度升高。短期使用洛索洛芬钠片联合局部脉冲电磁场治疗可缓解症状,慢性期建议采用中药熏蒸疗法。
腕管或尺神经沟区域瘢痕形成可能压迫神经。典型症状包括夜间麻木刺痛,肌电图检查可明确诊断。甲钴胺片营养神经治疗配合腕关节中立位固定有效,严重者需行神经松解术。日常应避免手腕过度屈曲姿势。
制动期后未系统进行功能锻炼是常见诱因。表现为关节活动度恢复停滞,肌力明显下降。需重新制定阶梯式康复计划,从蜡疗热敷过渡到阻力训练,必要时采用关节松动术。康复期间可辅助使用氟比洛芬贴膏控制疼痛。
建议每日进行温水浸泡后做腕关节屈伸、旋转训练,每次15-20分钟,分3-4次完成。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D促进组织修复,可适量增加深海鱼、鸡蛋摄入。若保守治疗3个月无改善或出现进行性肌力下降,需及时复查X线及MRI评估是否需手术干预。夜间睡眠时可佩戴腕关节功能位支具预防挛缩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