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小孩低烧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观察症状、必要时就医等方式处理。低烧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疫苗接种反应、环境温度过高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使用温水擦拭额头、腋下等部位,避免酒精或冰水刺激。保持室温适宜,减少衣物包裹,帮助散热。
2、补充水分:家长需少量多次喂温水或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母乳喂养婴儿可增加哺乳频率。
3、观察症状:家长需记录体温变化,关注是否出现精神萎靡、皮疹、呕吐等伴随症状。持续低烧超过24小时应提高警惕。
4、必要时就医:3个月以下婴儿体温超过38℃、发热伴随抽搐或意识模糊时,需立即就诊。医生可能根据情况开具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等药物。
建议保持清淡饮食,适当食用米粥、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休息,体温恢复正常后仍需观察48小时。
体温37.3摄氏度属于正常体温上限,多数情况下不算发烧。儿童体温受活动量、测量时间、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建议家长结合孩子精神状态综合判断。
1、正常波动儿童基础体温略高于成人,腋温36-37.3摄氏度均属正常范围,剧烈哭闹或进食后可能出现暂时性体温升高。
2、测量误差额温枪测量可能因汗液干扰出现偏差,建议家长重复测量或改用腋下水银体温计,测量时需保持孩子安静5分钟以上。
若体温持续超过37.5摄氏度或伴随嗜睡、拒食等症状,建议及时儿科就诊排查感染因素,日常注意保持室内通风并适当补充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