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染科 > 传染科

登革热病毒的形态属于哪一类

| 1人回答 | 34次阅读

问题描述:
登革热病毒的形态属于哪一类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卢成瑜
卢成瑜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主任医师
登革热病毒属于单股正链RNA病毒,是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一员。它的颗粒一般呈现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大约在100-120纳米之间,并且带有包膜,核衣壳是球形,由32个壳粒组成。登革热病毒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也可能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感染后,患者通常会出现高热、全身肌肉酸痛和皮疹等症状,还可能伴随出血倾向,如鼻出血、牙龈出血和皮肤瘀斑。严重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休克或脑炎。
1、传播途径和症状:登革热病毒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尤其是伊蚊。感染后,症状包括高烧、肌肉和关节疼痛、皮疹等。这些症状可能让人误以为得了流感,但出血倾向和严重的休克或脑炎是其独特的表现。
2、病毒的环境稳定性:在外界环境中,登革热病毒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它在干燥环境中可以存活较长时间,尤其是在4℃条件下能存活数周,而在-70℃下则能长期保存。虽然对乙醚敏感,但它对氯仿、丙酮和乙醇不敏感。紫外线照射、加热到60℃以上以及肥皂水都可以有效灭活病毒。
3、地理分布和季节性:这种病毒广泛分布于全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全年都有可能发病,但在夏秋季节发病率更高。人群普遍易感,感染一次后能获得一定的免疫力。
如果怀疑自己感染了登革热病毒,最明智的做法是立即就医,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防蚊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防蚊,避免去蚊虫密集的地方,是预防登革热的关键。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腹外疝是腹股沟疝气吗怎么治疗

腹外疝不一定是腹股沟疝气,腹外疝包括腹股沟疝、脐疝、切口疝等多种类型。腹外疝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使用疝气带、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通常由腹壁薄弱、腹内压增高等因素引起。

1、生活方式调整

减少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有助于降低腹内压,避免便秘和慢性咳嗽可减少腹腔压力骤增。肥胖患者需控制体重,减轻腹部脂肪对腹壁的压迫。日常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屏气动作,睡眠时抬高臀部可能缓解不适。

2、疝气带使用

临时性使用疝气带可压迫疝环防止疝内容物突出,适用于年老体弱无法手术者。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尺寸,长期佩戴可能导致皮肤磨损或肌肉萎缩。疝气带不能根治疾病,仅作为过渡性措施。

3、开放疝修补术

传统手术通过切开疝囊还纳内容物后缝合修补缺损,可能使用聚丙烯补片加强腹壁。术后需卧床1-3天,3个月内避免负重。适用于各类腹外疝,复发率较低但创伤较大。

4、腹腔镜疝修补术

微创手术通过小切口植入补片修复缺损,具有恢复快、疼痛轻的优势。术后6小时可进食,1周后恢复轻工作。不适用于巨大疝或既往腹部手术史患者,需全身麻醉。

5、组织修补术

直接缝合疝环周围健康组织而不使用补片,适用于儿童脐疝或小型腹股沟疝。术后复发率相对较高,但避免异物植入相关并发症。需严格限制活动1个月促进组织愈合。

术后应保持切口清洁干燥,2周内避免淋浴。逐步恢复日常活动,6周内禁止提重物。高蛋白饮食促进伤口愈合,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锌。定期复查监测复发迹象,出现红肿热痛需及时就医。长期管理需控制慢性咳嗽、便秘等增加腹压的疾病。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