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原因是什么

| 1人回答 | 75次阅读

问题描述:
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原因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兰军良
兰军良 临汾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首先外源性丢失,循环容量直接丢失到体外如创伤、烧伤、外科大手术的失血、消化道的溃疡、食管静脉曲张破裂,以及宫外孕破裂等。也可由呕吐、腹泻、脱水、多尿等原因所致。内源性容量丢失,循环容量丢失到循环系统之外。其实主要原因是过敏、低蛋白血症和内内分泌功能紊乱等,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高,导致循环容量外渗到组织间隙或者是胸腹腔形成第三间隙液体。低血容量休克患者可出现心悸、头晕、乏力、出汗、晕厥、尿少、呼吸加快、皮肤湿冷、苍白、精神状态改变等临床症状。应特别警惕出汗、心悸、乏力、头重脚轻感等内出血的早期症状。患者也可出现与病因相关的症状,比如黑便便血、尿血、腹泻、呕吐、多尿、皮肤粘膜出血等血容量丢失的症状。早期血压可不下降或者是会有轻度的升高,但是后期表现为血压下降。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腹主动脉瘤手术会有哪些后遗症

腹主动脉瘤手术后可能出现后遗症,主要有吻合口漏、下肢缺血、肾功能损伤、脊髓缺血、感染等。术后需密切监测并及时处理并发症。

1、吻合口漏

吻合口漏是腹主动脉瘤手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主要由于血管吻合处愈合不良导致。患者可能出现腹痛、腹胀、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腹腔内出血或感染。吻合口漏通常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轻微漏可通过保守治疗如禁食、抗感染等措施处理,严重漏需再次手术修复。术后早期活动受限、营养不良、血管条件差等因素可能增加吻合口漏风险。

2、下肢缺血

下肢缺血多因术中血栓形成或血管损伤导致血流受阻。患者表现为患肢疼痛、皮温降低、脉搏减弱或消失,严重时可出现肢体坏死。术后需定期检查下肢血液循环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进行血管超声或造影检查。治疗包括抗凝、溶栓或血管介入手术,必要时需行血管重建。高龄、动脉硬化严重、手术时间长者更易发生下肢缺血。

3、肾功能损伤

肾功能损伤可能因术中低血压、造影剂使用或肾动脉受累引起。患者可出现少尿、水肿、血肌酐升高等表现。术后应监测尿量及肾功能指标,轻度损伤可通过补液、利尿等治疗恢复,严重者需血液净化治疗。术前肾功能不全、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发生肾功能损伤风险较高,术中需特别注意肾脏保护。

4、脊髓缺血

脊髓缺血是腹主动脉瘤手术后较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主要因脊髓供血动脉在手术中被阻断或损伤所致。患者可能出现下肢无力、感觉障碍甚至截瘫。术后应密切观察神经系统症状,一旦发生需立即处理,包括升高血压、脑脊液引流等措施。高龄、动脉硬化严重、手术范围大者风险较高,术前应充分评估脊髓血供情况。

5、感染

感染可发生在手术切口、人工血管或腹腔内,表现为发热、切口红肿渗液、腹痛等。术后应定期换药观察切口情况,发现感染需及时进行细菌培养并针对性使用抗生素。人工血管感染处理较为困难,严重时需取出移植物。糖尿病、免疫力低下、手术时间长者感染风险增加,术前应充分控制血糖等基础疾病。

腹主动脉瘤术后应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遵医嘱定期复查血管超声或CT,监测人工血管情况。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保证足够蛋白质摄入促进伤口愈合。适度活动避免久卧,但应避免剧烈运动。控制血压血糖在正常范围,戒烟限酒。如出现发热、腹痛、下肢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术后恢复期间应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医生随访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