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心脏衰竭的发病原因

| 1人回答 | 56次阅读

问题描述:
心脏衰竭的发病原因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倪新海
倪新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主任医师

心脏衰竭可能由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心律失常等原因引起。心脏衰竭是心脏泵血功能受损导致全身供血不足的临床综合征,需及时就医干预。

1、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是心脏衰竭最常见原因。长期缺血会引起心肌细胞坏死和纤维化,降低心脏收缩功能。患者可能出现胸闷、活动后气促等症状。治疗需控制血脂,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药物,严重者需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2、高血压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增加心脏后负荷,导致左心室肥厚和舒张功能障碍。血压持续超过140/90mmHg会加速心肌重构,最终发展为心力衰竭。常见症状包括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下肢水肿。治疗需规律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同时限制钠盐摄入。

3、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或肥厚型心肌病可直接损害心肌结构,其中遗传因素占一定比例。心肌收缩力下降会导致射血分数降低,出现乏力、端坐呼吸等症状。治疗包括使用盐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螺内酯片等改善心功能,终末期需考虑心脏移植。

4、心脏瓣膜病

二尖瓣关闭不全或主动脉瓣狭窄等疾病会增加心脏做功负荷。瓣膜病变导致血液反流或流出受阻,长期可引发心室扩张。典型表现有心悸、晕厥,听诊可闻及杂音。轻度病变可用呋塞米片减轻负荷,严重者需行瓣膜修复或置换手术。

5、心律失常

持续性房颤或室性心动过速会降低心脏泵血效率。快速型心律失常使心室充盈时间缩短,慢性心动过缓则减少心输出量。患者常诉心悸、黑朦,心电图可明确诊断。治疗包括盐酸胺碘酮片控制心律,必要时安装起搏器或进行射频消融。

心脏衰竭患者需每日监测体重变化,限制每日液体摄入不超过1500毫升,避免高盐饮食。建议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有氧运动,但出现气促加重或下肢水肿时应立即就诊。长期规范用药基础上,戒烟限酒、控制体重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心律失常与早搏的区别

心律失常与早搏的主要区别在于定义范畴和临床表现。心律失常是心脏电活动异常的统称,而早搏属于心律失常的一种具体类型。

1、定义差异

心律失常指心脏搏动频率或节律的异常,包含心动过速、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多种类型。早搏特指心脏在正常节律基础上提前出现的异位搏动,医学上称为期前收缩,根据起源部位可分为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

2、症状表现

心律失常可能表现为心悸、胸闷、头晕甚至晕厥,严重者可出现血流动力学紊乱。早搏常见症状为心脏"漏跳感"或"停顿感",部分患者可能无自觉症状,仅在体检时通过心电图发现。

3、病因机制

心律失常病因包括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全身性疾病。早搏多与精神紧张、过量摄入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质相关,也可能由心肌炎、冠心病等器质性病变引发。

4、检查手段

诊断心律失常需依赖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监测等检查,必要时进行电生理检查。早搏主要通过普通心电图捕捉异常波形,动态心电图可评估24小时内早搏负荷量。

5、治疗原则

心律失常治疗需根据具体类型选择药物、射频消融或起搏器植入等措施。偶发早搏若无症状通常无须治疗,频发早搏可选用美托洛尔片、普罗帕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

建议存在心慌症状者避免浓茶、酒精等刺激性饮品,保持规律作息。若早搏发作频繁或伴随胸痛、气促等症状,应及时进行心脏专科评估,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可能。日常可通过心率监测手环观察心率和节律变化,但不可替代专业医疗检查。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