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肿瘤科 > 肿瘤综合科

原发性肝癌介入要怎么办

|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问题描述:
原发性肝癌介入要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健鹏
陈健鹏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可通过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射频消融术、微波消融术、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术、放射性粒子植入术等方式治疗。原发性肝癌通常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硬化、黄曲霉毒素暴露、长期酗酒、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因素有关。

1、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是通过导管将化疗药物和栓塞剂直接注入肿瘤供血动脉的治疗方法。该方法能阻断肿瘤血供并局部释放高浓度药物,适用于无法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治疗前需完善肝功能评估和影像学检查,术后可能出现发热、腹痛等栓塞后综合征,需密切监测肝功能变化。常用栓塞剂包括碘化油乳剂、明胶海绵颗粒等。

2、射频消融术

射频消融术是在影像引导下经皮穿刺,通过高频电流产生热能破坏肿瘤组织的微创治疗。适用于直径小于5厘米的单发肿瘤或少量多发结节,对周围正常肝组织损伤较小。治疗前需评估凝血功能和肿瘤位置,术后可能出现局部疼痛、少量出血等并发症。该技术对靠近大血管或胆管的病灶需谨慎使用。

3、微波消融术

微波消融术利用电磁波产生高温使肿瘤组织凝固坏死,具有消融范围大、速度快的特点。适用于位置较深的肝癌病灶,可同步消融多个肿瘤结节。治疗过程中需实时监控温度变化,避免损伤邻近器官。术后需观察有无胆汁漏、肝脓肿等并发症,对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禁用。

4、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术

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术是在超声引导下将高浓度乙醇注入肿瘤使其脱水坏死的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直径小于3厘米的肝癌,尤其适合合并严重肝硬化患者。治疗需分次进行,每次注射量需根据肿瘤大小精确计算,可能出现乙醇外渗导致剧烈疼痛。该技术对包膜完整的肿瘤效果较好。

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是将放射性粒子永久性植入肿瘤内部进行持续照射的局部放疗方法。适用于门静脉癌栓或肝外转移的晚期肝癌,可与其他介入技术联合应用。治疗前需通过三维计划系统精确计算粒子分布,术后需防护辐射并定期复查粒子移位情况。常用碘125粒子可维持有效照射60天以上。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需定期复查甲胎蛋白和增强CT/MRI评估疗效,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避免加重肝脏负担,严格戒酒并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出现持续发热、黄疸或腹水加重应及时就医,根据肿瘤分期可能需联合靶向药物或免疫治疗。建议每3个月进行肝功能检查和病毒载量监测,乙肝患者需持续抗病毒治疗。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脑垂体瘤脑囊肿怎么治疗

脑垂体瘤和脑囊肿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定期随访等方式治疗。脑垂体瘤可能与遗传、激素水平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头痛、视力下降等症状。脑囊肿可能与先天性发育异常、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头晕、恶心等症状。 1、药物治疗:脑垂体瘤患者可使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卡麦角林片0.5mg每日一次、生长抑素类似物如奥曲肽注射液50μg每日两次、皮质类固醇如泼尼松片5mg每日一次。脑囊肿患者可使用抗癫痫药物如丙戊酸钠片500mg每日两次、抗炎药物如布洛芬缓释胶囊300mg每日两次。 2、手术治疗:脑垂体瘤患者可选择经鼻蝶窦手术、开颅手术。脑囊肿患者可选择囊肿切除术、内镜辅助囊肿造瘘术。 3、放射治疗:脑垂体瘤患者可采用伽马刀放射治疗、质子放射治疗。脑囊肿患者可采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常规放射治疗。 4、生活方式调整: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饮食上选择低盐低脂饮食,增加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每周至少150分钟。 5、定期随访:患者需每3-6个月进行头颅MRI检查,监测肿瘤或囊肿变化;每6个月进行内分泌功能评估,调整治疗方案;每年进行视力视野检查,评估视神经受压情况。 脑垂体瘤和脑囊肿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增加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鱼类、豆制品;避免高糖高脂饮食,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内。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自行车,每周至少150分钟,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焦虑,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