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糖尿病病人血糖应该控制在多少

| 1人回答 | 56次阅读

问题描述:
糖尿病病人血糖应该控制在多少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赵蕾
赵蕾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目标因人而异,通常空腹血糖应控制在4.4-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低于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具体目标受年龄、并发症、病程长短等因素影响。

1、普通成人:

无严重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建议空腹血糖4.4-7.2mmol/L,餐后血糖低于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

2、老年患者:

65岁以上且合并慢性疾病者,可适当放宽至空腹血糖5.0-8.3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不超过8%,避免低血糖风险。

3、妊娠期:

妊娠糖尿病患者需更严格,空腹血糖应≤5.3mmol/L,餐后1小时≤7.8mmol/L,餐后2小时≤6.7mmol/L。

4、儿童患者:

1型糖尿病儿童空腹血糖建议5.0-7.2mmol/L,睡前5.0-8.3mmol/L,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5%,需个体化调整。

建议定期监测血糖,在医生指导下结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和药物治疗综合管理,避免血糖波动过大。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甲状腺结节等级会降低吗严重吗

甲状腺结节等级可能降低,严重程度因具体情况而异,需结合超声检查、病理结果等综合评估。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或手术治疗,部分结节等级可降低,但需定期随访监测。甲状腺结节等级通常根据超声影像特征进行分级,常见为TI-RADS分类,等级越高,恶性风险越大。低级别结节(如TI-RADS 2-3级)多为良性,恶性风险较低;高级别结节(如TI-RADS 4-5级)需警惕恶性可能,必要时进行细针穿刺活检明确诊断。对于良性结节,若体积较小且无明显症状,可定期复查超声,观察结节变化;若结节较大或引起压迫症状,可考虑药物治疗(如左甲状腺素钠片、碘剂)或微创治疗(如射频消融、激光消融)。恶性结节需根据病理类型和分期选择手术切除、放射性碘治疗或靶向治疗。饮食上,适当增加富含硒、锌的食物(如坚果、海鲜),避免过量摄入碘或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作息和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疲劳和压力。甲状腺结节等级的变化与治疗干预、个体差异等因素相关,定期复查和规范治疗是关键。对于高级别结节或疑似恶性病变,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通过科学的治疗和管理,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患者预后良好,生活质量可得到有效保障。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