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敏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主任医师
肠息肉切了又长可能是遗传因素、饮食习惯、肠道炎症或生活方式等多重原因导致的,需要结合病因调整生活习惯或进行定期检查,避免疾病进一步恶化。
1、遗传因素
消化道疾病在部分人群中可能具有遗传倾向。如果家庭中有直系亲属患有肠息肉或结直肠癌,这类人群患息肉的概率较高,即使切除了,很可能在肠道其他部位再次出现。某些遗传性疾病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也会导致息肉反复生长。预防措施包括定期做肠镜检查,尤其是有家族史的人群,及时发现息肉并切除,避免其恶变。
2、饮食及生活习惯
高脂肪、低纤维的饮食结构会刺激肠道,加速息肉的生成或生长。例如摄入过多红肉、加工肉制品,常喝酒、吸烟等,都会增加肠道刺激性。要减少复发风险,建议多摄入膳食纤维,如全谷物、水果和蔬菜,少吃油腻、不健康的加工食品,戒烟限酒,同时保持充足的饮水量促进肠蠕动。
3、肠道慢性炎症
慢性炎症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会破坏肠道粘膜组织,使息肉更容易复发。这种情况下,应重点控制原发疾病,可以通过服用抗炎药物如美沙拉嗪、定期随访肠镜,必要时与医生探讨防止息肉复发的干预措施。
4、未能完全切除或切除不彻底
手术切除中如果息肉底部未完全切干净,可能留下活性细胞,再次成长为新息肉。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以及精准的微创技术如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ESD有助于减少残留风险。另外,术后随访和复查也十分重要,一般建议术后3至6个月进行首次复查肠镜。
5、环境因素
外界污染物暴露如重金属、食品添加剂、不洁环境等,都会增加肠道的负担,进而诱发息肉。试着选择无污染来源的食材,保持环境整洁,适当补充益生菌来改善肠道微环境或增强免疫力。
肠息肉反复生长需高度重视,可能会有癌变风险。请务必结合医生的建议做好定期检查和健康管理,同时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坚持健康饮食、适度运动和避免肠道慢性炎症,是远离肠息肉困扰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