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7次阅读
跟骨骨折夜间疼痛可通过抬高患肢、冷敷镇痛、药物止痛、调整睡姿、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跟骨骨折通常由高处坠落、交通事故、骨质疏松、长期劳损、暴力打击等原因引起。
1、抬高患肢
夜间睡眠时将患肢垫高超过心脏水平,利用重力促进静脉回流,减轻局部肿胀压迫神经引发的疼痛。可用枕头或软垫支撑小腿及足跟部,保持踝关节轻度背屈。避免患肢长时间下垂导致淤血加重,同时减少翻身频率以防骨折端移动。
2、冷敷镇痛
睡前用冰袋包裹毛巾冷敷患处15-20分钟,通过低温使血管收缩减少炎症介质释放,降低痛觉敏感度。注意避免皮肤直接接触冰袋,间隔2小时可重复操作。急性期48小时内冷敷效果显著,能缓解骨折周围软组织水肿对神经末梢的刺激。
3、药物止痛
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减轻炎症性疼痛。严重疼痛可短期使用盐酸曲马多片等中枢镇痛药。所有药物均需排除消化道溃疡、肝肾功能异常等禁忌证后使用。
4、调整睡姿
采用仰卧位并在膝下垫枕,使髋关节屈曲30度,可降低跟骨承重压力。侧卧时需在两腿间夹软枕维持骨盆稳定,避免患侧直接受压。使用记忆棉床垫分散体压,减少骨折部位与床面的接触性疼痛,必要时可短期使用石膏靴固定保护。
5、物理治疗
骨折稳定后可行超声波治疗促进骨痂形成,或经皮电神经刺激通过闸门控制理论阻断痛觉传导。超短波治疗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血肿吸收。所有理疗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过早负重活动影响骨折愈合。
跟骨愈合期间应保持每日钙摄入量800-1000毫克,适量补充维生素D3促进钙吸收,避免吸烟饮酒影响骨代谢。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皮肤发绀、麻木需立即就医,排除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康复期逐步进行踝泵运动、足趾抓握训练,6-8周后根据影像学结果在医生指导下开始部分负重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