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9次阅读
乳腺癌靶向药常见副作用主要有皮疹、腹泻、心脏毒性、肝功能异常、血液系统异常等。靶向药物通过特异性作用于肿瘤细胞相关靶点发挥疗效,但可能对正常组织产生一定影响。
皮疹多表现为面部或躯干红斑、丘疹伴瘙痒,与药物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通路相关。轻度皮疹可局部涂抹氢化可的松乳膏,中重度需调整用药剂量。日常需避免阳光暴晒,使用温和护肤品。若合并感染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
腹泻发生率较高,与药物影响肠道黏膜修复有关。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水样便,严重时可导致脱水。治疗需口服蒙脱石散调节肠道功能,配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维持菌群平衡。饮食应选择低纤维、低脂食物,避免乳制品摄入。
部分靶向药可导致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表现为活动后气促、下肢水肿。用药前需评估基线心功能,期间定期监测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出现症状时需暂停给药,必要时使用辅酶Q10胶囊营养心肌。
药物代谢可能引起转氨酶升高,通常无症状但需警惕黄疸发生。监测肝功能期间可联用复方甘草酸苷片保肝,严重时需减量或更换方案。避免合并使用肝毒性药物,禁止饮酒。
表现为白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等骨髓抑制现象,与药物抑制造血微环境有关。需每周检测血常规,中性粒细胞减少时可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注意预防感染,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出血。
接受靶向治疗期间应保持适度运动增强体质,饮食注意高蛋白、高维生素摄入,每日饮水1500毫升以上。严格遵医嘱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脏超声,出现发热、心悸、严重皮疹等症状时立即就医。治疗结束后仍需长期随访监测迟发性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