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5次阅读
间质性肺炎可能由环境暴露、药物反应、自身免疫疾病、感染等因素引起,可通过抗纤维化治疗、免疫调节、氧疗、肺康复等方式干预。
1. 环境暴露:长期吸入粉尘、石棉或霉菌孢子等有害物质可能导致肺间质损伤。日常需远离污染环境,职业暴露者应做好防护措施。
2. 药物反应:部分化疗药、抗生素或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能诱发肺间质病变。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停药并就医评估。
3. 自身免疫病:类风湿关节炎、硬皮病等疾病常伴随肺间质炎症,可能与免疫复合物沉积有关。需控制原发病,可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
4. 感染因素:病毒、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后可引发间质性改变。急性期需抗感染治疗,慢性期可考虑使用吡非尼酮延缓肺纤维化进展。
建议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吸烟,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出现持续干咳或活动后气促应及时就诊呼吸科。
小孩子感冒可通过多饮水、物理降温、药物治疗、及时就医等方式缓解。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受凉、免疫力低下、继发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多饮水保证每日饮水量有助于稀释呼吸道分泌物,建议家长准备温水或电解质饮料,避免含糖饮品刺激咽喉。
2、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8.5℃时家长需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或使用退热贴,禁止酒精擦浴避免皮肤刺激。
3、药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缓解发热,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清洁鼻道,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稀释痰液。
4、及时就医出现持续高热、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等症状可能与肺炎、中耳炎等并发症有关,需儿科听诊排查。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或面条,避免接触冷空气及二手烟刺激呼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