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2次阅读
蚊虫叮咬不会传染艾滋病。艾滋病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三种途径感染,蚊虫叮咬不具备传播该病毒的条件。
1、病毒特性艾滋病病毒无法在蚊虫体内存活和复制,蚊虫消化系统会迅速破坏病毒结构。
2、传播机制蚊虫吸血时注入的是唾液而非前次吸食的血液,且口器结构决定其无法像注射器那样双向传输液体。
3、病毒载量蚊虫携带的微量血液中病毒含量极低,远达不到致病阈值,且病毒离开人体后存活时间极短。
4、流行病学证据全球尚无因蚊虫叮咬感染艾滋病的病例报告,高发地区研究显示蚊虫密度与艾滋病发病率无相关性。
日常防蚊可选用含避蚊胺的驱虫剂,被叮咬后可用肥皂水清洗并冷敷止痒,若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应及时就医。
双肺陈旧性病变可通过定期随访、影像学复查、病因治疗、对症处理等方式干预。陈旧性病变通常由既往感染、结核愈合、尘肺沉积、血管炎遗留等原因引起。
1、定期随访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低剂量CT复查,动态观察病灶变化。陈旧性病变若无活动性表现,通常无须特殊治疗。
2、影像学复查高分辨率CT可鉴别纤维化与活动性病灶。磨玻璃影伴牵拉性支气管扩张提示可能存在进展性肺纤维化。
3、病因治疗结核遗留病灶需排查结核杆菌DNA;尘肺患者应脱离粉尘环境。活动性感染时可使用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等抗感染药物。
4、对症处理合并肺功能下降者可进行呼吸康复训练。咳嗽明显时可用乙酰半胱氨酸颗粒、标准桃金娘油胶囊等祛痰药物。
日常需避免吸烟及呼吸道刺激,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增强肺功能,出现新发咳嗽或气促症状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