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体检癌症六项通常包括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53、糖类抗原199、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等肿瘤标志物检测。
1、甲胎蛋白:主要用于肝癌筛查,数值升高可能与原发性肝癌、肝炎、肝硬化等疾病有关,需结合影像学检查进一步诊断。
2、癌胚抗原:广谱肿瘤标志物,异常升高提示消化道肿瘤可能,但吸烟、炎症等非肿瘤因素也可能导致轻度升高。
3、糖类抗原125:卵巢癌相关标志物,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等良性疾病也可能引起指标异常,需配合超声检查评估。
4、糖类抗原153:乳腺癌辅助诊断指标,乳腺增生、肺部感染等非恶性病变也可能影响检测结果,需结合钼靶检查判断。
5、糖类抗原199:胰腺癌敏感指标,胆道梗阻、胰腺炎等良性疾病同样可能导致数值上升,需通过增强CT等检查鉴别。
6、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前列腺癌筛查项目,前列腺增生、直肠指检等可能干扰检测结果,异常时需进行前列腺核磁共振检查。
肿瘤标志物单项异常不具确诊意义,建议结合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表现综合判断,体检发现异常应及时到肿瘤科或相应专科就诊复查。
胃癌晚期通常难以完全治愈,但可通过综合治疗延长生存期并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方法主要有姑息性手术、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
1、姑息性手术通过切除部分肿瘤或消化道重建缓解梗阻出血等症状,适用于局部病灶未广泛转移者。
2、化疗常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等方案控制肿瘤进展,可能与TP53基因突变、HER2过表达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腹痛、恶病质等症状。
3、靶向治疗针对HER2阳性患者使用曲妥珠单抗,或抗血管生成药物阿帕替尼,可能与EGFR信号通路异常有关,常伴随腹水、淋巴结转移。
4、免疫治疗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适用于微卫星不稳定型胃癌,通过激活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
建议配合营养支持与疼痛管理,保持少食多餐饮食模式,及时处理治疗相关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