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3次阅读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常见致病菌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该病多由血源性感染或外伤后细菌直接侵入骨组织引起。
1、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最常见的致病菌,约占病例的多数。该菌可通过皮肤破损或血行播散侵入骨骼,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患肢剧痛及局部红肿。
2、溶血性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多见于儿童患者,常继发于呼吸道感染。细菌经血行播散至骨骼后,可快速破坏骨皮质并形成骨膜下脓肿。
3、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感染常见于新生儿或免疫功能低下者。这类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骨髓炎进展较快,易并发败血症,需早期使用敏感抗生素治疗。
4、肺炎克雷伯菌肺炎克雷伯菌所致骨髓炎多见于糖尿病患者。该菌具有较强侵袭性,可导致骨质广泛破坏,治疗需联合手术清创和长期抗生素应用。
确诊后应尽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期间需监测炎症指标,加强营养支持,必要时行手术引流。
脚踝骨折石膏固定时间一般为4-8周,实际恢复周期受到骨折类型、年龄、康复训练、营养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
1、骨折类型:稳定性骨折通常4-6周可拆石膏,粉碎性骨折可能需要6-8周以上,需结合X线复查判断骨痂形成情况。
2、年龄因素:儿童新陈代谢快约3-5周可拆除,老年人愈合慢常需6-10周,骨质疏松患者需延长固定时间。
3、康复训练:规范进行肌肉等长收缩训练可促进血液循环,过早活动可能造成二次损伤,需医生评估后逐步负重。
4、营养状况:钙质与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延迟愈合,维生素D缺乏影响钙吸收,吸烟饮酒会显著延长康复周期。
拆除石膏后应循序渐进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确保骨折线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