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4次阅读
牙周病不治疗可能导致牙齿松动脱落、牙槽骨吸收、全身感染风险增加。牙周病是牙周组织慢性炎症,主要与菌斑堆积、免疫反应异常等因素有关,需及时干预。
牙周病早期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随着炎症扩散会破坏牙周韧带和牙槽骨。细菌毒素持续刺激会导致牙周袋加深,牙齿支持结构逐渐丧失。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咀嚼无力、牙齿移位或牙龈萎缩。长期未经控制的炎症可能诱发牙周脓肿,伴随剧烈疼痛和口臭。重度牙周炎患者牙齿脱落概率显著增高,影响消化功能和面容美观。
牙周致病菌可能通过血液循环扩散至全身,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并发症和早产风险。研究显示牙周炎与阿尔茨海默病、类风湿关节炎存在关联。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发生败血症等严重感染。孕妇患重度牙周炎时,炎症介质可能刺激子宫收缩诱发早产。合并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血糖控制难度增加,创面愈合延迟。
建议每半年进行专业洁牙,采用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线清洁。出现牙龈出血、口臭持续等症状应及时就诊,通过龈下刮治、根面平整等治疗控制病情。吸烟者需戒烟以改善牙周微循环,糖尿病患者应加强血糖监测。日常可选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辅助控制菌斑,但需避免长期使用以免破坏口腔菌群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