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94次阅读
宝宝半夜呕吐可能由喂养不当、胃肠功能紊乱、急性胃肠炎、食物过敏、肠套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腹部按摩、补液治疗、抗过敏药物、空气灌肠复位等方式处理。建议家长及时观察宝宝状态,若呕吐频繁或伴随其他症状需立即就医。
夜间过量喂奶或进食后立即平卧可能导致胃内容物反流。表现为呕吐物含未消化奶块,无发热或腹痛。家长需减少单次喂奶量,喂奶后竖抱拍嗝15-20分钟,睡前2小时避免进食。哺乳期母亲应忌口油腻食物,奶粉喂养者可尝试更换防胀气奶嘴。
受凉或昼夜温差大时易引发胃肠痉挛。宝宝可能出现喷射状呕吐,伴随哭闹但无腹泻。可用温热毛巾敷腹部缓解痉挛,顺时针按摩脐周5分钟,口服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菌群。注意夜间腹部保暖,睡眠时穿戴棉质肚围。
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感染时,呕吐多伴随水样便和低热。需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散防止脱水,呕吐剧烈时可短期使用蒙脱石散保护胃肠黏膜。家长需对呕吐物及粪便消毒处理,避免使用止吐药物掩盖病情。
接触牛奶蛋白或辅食过敏原后,呕吐常伴面部皮疹或呼吸急促。应立即停用可疑食物,口服盐酸西替利嗪滴剂抗过敏。母乳喂养母亲需排查饮食中的过敏原,记录食物日记帮助医生判断致敏物。
突发剧烈腹痛后呕吐黄绿色胆汁样物是典型表现,可能排出果酱样大便。该情况属于急症,需在发病24小时内进行空气灌肠复位治疗。家长发现宝宝蜷缩哭闹、拒绝触碰腹部时,应立即送往急诊。
保持宝宝睡眠环境温度恒定在24-26℃,使用斜坡式婴儿床减少反流风险。呕吐后2小时内禁食但需少量喂水,恢复饮食应从米汤等流质开始。定期测量体温和尿量,观察有无嗜睡或囟门凹陷等脱水征兆。所有药物使用均需在儿科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服用止吐或抗生素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