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急诊科

乙酰丙酮镍中毒症状有哪些

| 1人回答 | 83次阅读

问题描述:
乙酰丙酮镍中毒症状有哪些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白晓燕
白晓燕 临汾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乙酰丙酮镍中毒的症状,可出现头痛、头晕、乏力、视物模糊、恶心、咽干、胸闷、胸痛等症状。体检可见眼结膜和咽部充血,但肺部听诊可无异常,随后会有咳嗽、咳痰、呼吸增快,还可出现中度发热、畏寒、嗜睡、意识模糊等。肺部听诊可闻及呼吸音粗糙、干性啰音;严重者有呼吸困难、发绀、血性泡沫痰和两肺满布湿性啰音等化学性肺炎和肺水肿的表现,并可出现高热、抽搐、昏迷及心、肝损害。一旦发现中毒应立即送往医院处理。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经常中暑是什么原因

经常中暑可能由环境因素、身体状态、生活习惯、疾病影响、药物作用等原因引起。中暑可通过调整环境、改善生活习惯、加强防护、治疗相关疾病、合理用药等方式预防和治疗。 1、环境因素:高温高湿的环境是中暑的主要原因。长时间暴露在烈日下或密闭高温环境中,身体散热困难,容易导致体温调节失衡。建议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选择阴凉通风处活动,使用遮阳伞或帽子防晒。 2、身体状态:体质虚弱、脱水或疲劳状态下,身体调节体温的能力下降,更容易中暑。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剧烈运动后立即进入高温环境,适当休息有助于预防中暑。 3、生活习惯: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熬夜、饮食不规律、缺乏锻炼等,会降低身体的耐热能力。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减少中暑风险。 4、疾病影响:某些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会影响体温调节功能,增加中暑的可能性。积极治疗和控制基础疾病,定期体检,遵医嘱用药,有助于降低中暑风险。 5、药物作用:部分药物如利尿剂、抗抑郁药等,可能影响身体的水分代谢或体温调节,增加中暑风险。服用药物时需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必要时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预防中暑需要从日常生活入手,保持室内通风,避免高温时段外出,适当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等。运动时选择清晨或傍晚气温较低的时段,避免剧烈运动后立即进入高温环境。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