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婴儿吐清水状的奶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76次阅读

问题描述:
婴儿吐清水状的奶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文同
张文同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婴儿吐清水状的奶可能由喂养姿势不当、胃容量小、胃食管反流、牛奶蛋白过敏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少量多次喂奶、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喂养姿势不当

哺乳时婴儿头部位置过低或含接不良易吞咽空气,喂奶后需竖抱拍嗝15分钟,保持头高脚低体位。

2、胃容量小

新生儿胃呈水平位且容量仅5-7毫升,家长需控制单次喂奶量,按需喂养避免过度进食。

3、胃食管反流

可能与食管括约肌发育不全有关,表现为吐奶伴哭闹,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

4、牛奶蛋白过敏

母乳喂养者母亲需忌口乳制品,配方奶喂养可更换深度水解蛋白奶粉,严重时需使用氯雷他定糖浆抗过敏。

建议家长记录吐奶频次及伴随症状,吐奶后及时清洁口腔,若出现喷射性呕吐或体重不增需立即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成人发烧身上起红疹是怎么回事

成人发烧伴随红疹可能由病毒感染、药物过敏、细菌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停用致敏药物、抗生素应用、免疫调节等方式干预。

1. 病毒感染:

常见于幼儿急疹、风疹等,表现为高热后全身弥漫性红疹。可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配合布洛芬退热。

2. 药物过敏:

青霉素或解热镇痛药可能引发药疹,伴随瘙痒。需立即停用致敏药物,使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严重时加用泼尼松。

3. 细菌感染:

猩红热等链球菌感染会出现草莓舌伴点状红疹。需用青霉素或头孢曲松治疗,配合炉甘石洗剂外用缓解瘙痒。

4. 自身免疫病:

成人Still病等可出现高热、橙红色斑丘疹。需使用甲氨蝶呤、托珠单抗等免疫抑制剂,配合非甾体抗炎药控制症状。

出现发热皮疹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治疗期间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多饮水并监测体温变化。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