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心理应激是什么意思

| 1人回答 | 99次阅读

问题描述:
心理应激是什么意思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崔界峰
崔界峰 北京回龙观医院 副主任医师

心理应激是指个体在面对外界压力或挑战时,身体和心理产生的一系列适应性反应。心理应激可能由环境变化、人际关系冲突、工作压力、重大生活事件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情绪波动、睡眠障碍、注意力下降、躯体不适等症状。

1、生理反应

心理应激会激活人体的交感神经系统,导致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等激素分泌增加,引发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紧张等生理变化。这些反应短期内有助于应对紧急情况,但长期持续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和免疫系统功能紊乱的风险。建议通过深呼吸、渐进式肌肉放松等方法缓解生理反应。

2、情绪变化

心理应激常伴随焦虑、抑郁、易怒等情绪波动,严重时可能出现情绪失控或情感麻木。情绪变化与大脑中杏仁核过度活跃和前额叶皮层功能抑制有关。正念冥想、情绪日记记录、心理咨询等方式有助于调节情绪状态。

3、认知影响

持续的心理应激会损害认知功能,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决策能力下降、注意力分散等。这与应激激素对海马体和前额叶皮层的损伤有关。保持规律作息、进行认知训练、适当运动可以改善认知功能。

4、行为改变

个体可能通过暴饮暴食、吸烟酗酒、社交回避等不良行为应对心理应激。这些行为短期内可能缓解不适感,但长期会加重身心负担。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寻求社会支持,培养兴趣爱好是更有效的应对方式。

5、躯体症状

长期心理应激可能转化为躯体症状,如头痛、胃肠功能紊乱、慢性疼痛等。这与大脑-内分泌-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有关。当出现不明原因的躯体症状时,应考虑心理因素影响,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帕罗西汀片、劳拉西泮片、氟西汀胶囊等药物辅助治疗。

面对心理应激,建议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均衡饮食并保证充足睡眠,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当自我调节效果不佳或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时,应及时寻求心理科或精神科专业帮助。早期干预有助于预防应激反应发展为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膀胱结石引起血尿该怎么治疗好得快

膀胱结石引起血尿可通过多饮水排石、药物溶石、体外冲击波碎石、经尿道膀胱镜取石术、开放手术等方式治疗。膀胱结石通常由尿路梗阻、代谢异常、感染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排尿疼痛、尿频等症状。

1、多饮水排石

每日饮水量超过2000毫升有助于稀释尿液,促进小结石自然排出。适合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石,同时需避免憋尿。若结石未排出或血尿加重,需及时就医。

2、药物溶石

枸橼酸氢钾钠颗粒可碱化尿液溶解尿酸结石,坦索罗辛胶囊能松弛输尿管平滑肌辅助排石。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期间需定期复查超声评估结石溶解情况。

3、体外冲击波碎石

适用于直径10-20毫米的结石,通过体外设备产生冲击波聚焦粉碎结石。治疗后可能出现血尿加重1-2天,需配合药物排石并复查确认碎石效果。

4、经尿道膀胱镜取石

采用膀胱镜直视下钬激光或气压弹道碎石,适用于较大或药物无效的结石。术后需留置导尿管1-3天,可能出现短暂尿频尿急,需预防感染。

5、开放手术

耻骨上膀胱切开取石术适用于巨大结石或合并膀胱憩室者。术后需保持伤口清洁,监测出血和感染迹象,恢复期避免剧烈活动。

治疗期间应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增加柑橘类水果摄入有助于预防结石复发。每日保持适量运动如步行可促进排石,但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血尿。术后3-6个月需复查泌尿系超声,观察结石是否复发。出现发热、持续血尿或排尿困难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