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6次阅读
乙肝或丙肝患者需注意定期复查肝功能、避免饮酒、规范用药、预防传染。慢性肝炎的管理主要涉及{病情监测}、{生活方式调整}、{药物依从性}、{传播防控}四个方面。
每3-6个月需检查肝功能、病毒载量及肝脏超声,评估疾病进展,肝硬化患者需增加胃镜检查。
严格戒酒,控制高脂饮食,每日优质蛋白摄入不少于1.2g/kg体重,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索磷布韦维帕他韦需按时服用,不可自行停药,干扰素治疗期间需监测血常规。
个人用品单独存放,伤口需包扎,性行为使用避孕套,家庭成员建议接种疫苗,育龄女性妊娠前需评估母婴阻断方案。
日常可适量食用西蓝花、深海鱼、枸杞等护肝食物,避免腌制食品,适度进行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出现乏力加重或腹胀需及时就诊。
乙肝患者可通过规律作息、适度活动、避免劳累、调整工作强度等方式安排休息。休息不当可能加重肝脏负担,影响病情恢复。
保持每天固定时间入睡和起床,建议晚上10点前入睡,睡眠时间不少于7小时,有助于肝脏在夜间进行自我修复。
选择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每次不超过3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肝区不适或疲劳。
白天每活动1-2小时需休息15分钟,避免提重物、长时间弯腰等增加腹压的动作,防止肝区疼痛。
避免熬夜加班或重体力劳动,建议选择坐姿工作,工作时长不超过8小时,必要时申请调整工作岗位。
乙肝患者日常可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饮酒和油腻饮食,定期复查肝功能并根据医生建议调整休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