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得过乙肝且已产生抗体的人群再次感染乙肝病毒的概率较低,但仍有极少数可能因抗体水平下降或病毒变异导致感染。抗体保护效果主要与抗体滴度、病毒暴露程度、免疫状态等因素有关。
乙肝表面抗体水平随时间可能逐渐降低,当滴度低于10mIU/ml时保护作用减弱,需通过乙肝疫苗加强针提升抗体水平。
乙肝病毒可能发生S基因区变异,导致现有抗体无法识别,此时需通过核酸检测确认感染,必要时使用恩替卡韦等抗病毒药物干预。
艾滋病、长期免疫抑制剂使用等情况可能导致免疫功能受损,即使存在抗体仍可能感染,需定期监测乙肝五项指标。
输血、针刺伤等大量病毒暴露可能突破抗体防御,暴露后应立即检测抗体滴度并考虑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
建议每3-5年复查乙肝抗体水平,避免共用注射器等高危行为,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维持免疫功能稳定。
乙肝疫苗一般需要50元到150元,实际费用受到疫苗种类、接种机构、地区差异、接种剂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乙肝疫苗分为重组酵母疫苗和重组CHO疫苗,不同生产工艺导致价格差异。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价格通常低于私立医院,公立医疗机构执行政府指导价。
不同省市疫苗采购政策和财政补贴力度不同,一线城市价格可能略高。
成人全程接种需3剂,儿童需按0-1-6月程序接种,总费用随剂次增加而累积。
接种后建议留观30分钟,接种部位24小时内避免沾水,出现局部红肿可冷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