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发烧伴随全身发冷、发抖、呕吐可能由受凉、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脑膜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物理降温、补液、抗感染治疗等方式缓解。
1、受凉寒冷刺激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表现为寒战、体温升高。建议增加衣物保暖,饮用温热水,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等退热药物。
2、胃肠型感冒病毒感染胃肠黏膜引发炎症反应,多与柯萨奇病毒、轮状病毒有关,症状包括发热、呕吐、腹泻。需补充电解质溶液,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洛哌丁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等药物。
3、急性胃肠炎细菌或毒素刺激胃肠黏膜导致呕吐、发热,常见病原体包括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治疗需禁食4-6小时,后期逐步恢复饮食,可遵医嘱使用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蒙脱石散等药物。
4、脑膜炎病原体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发颅内高压,典型表现为高热、喷射性呕吐、颈项强直。需紧急就医进行脑脊液检查,治疗包括静脉注射头孢曲松、万古霉素、地塞米松等药物。
出现持续高热不退、意识模糊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治疗期间保持清淡饮食,适量补充淡盐水和维生素,避免油腻刺激性食物。
降尿酸药非布司他片可能引起肝功能异常、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皮肤过敏反应及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需在医生指导下严格监测使用。
1、肝功能异常非布司他可能引发转氨酶升高,严重时可导致药物性肝炎。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测肝功能,必要时联用护肝药物如复方甘草酸苷片、水飞蓟宾胶囊或谷胱甘肽片。
2、心血管风险该药可能增加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概率,尤其合并高血压或冠心病患者。治疗期间应监测血压和心电图,可配合阿司匹林肠溶片、硝酸甘油片等心血管药物。
3、皮肤过敏部分患者出现皮疹、 Stevens-Johnson综合征等超敏反应。发生皮肤症状应立即停药,并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地塞米松片或炉甘石洗剂缓解症状。
4、胃肠不适常见恶心、腹痛等消化道反应,可能与药物刺激胃肠黏膜有关。建议饭后服药,必要时联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胃黏膜保护剂。
服用非布司他期间需限制高嘌呤饮食,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促进尿酸排泄,出现持续不适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