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手足口病疫苗第二针可以推迟吗

|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问题描述:
手足口病疫苗第二针可以推迟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手足口病疫苗第二针可以适当推迟,但建议尽量按照免疫程序完成接种。推迟接种可能影响疫苗保护效果,但不会导致已接种剂次失效。

手足口病疫苗第二针与第一针的间隔通常为1个月,若因特殊情况需推迟,延迟时间控制在1-2周内对免疫效果影响较小。疫苗推迟常见于儿童发热、急性疾病或接种禁忌证未消除等情况,此时推迟可避免不良反应风险。推迟期间需注意避免接触手足口病患者,保持手卫生与环境卫生。

若推迟时间超过1个月,可能降低抗体水平上升速度,但补种后仍能激发免疫记忆。长期推迟可能导致儿童在疾病高发季缺乏完整保护,增加感染风险。对于免疫功能低下或早产等特殊儿童,应优先安排补种。补种时无须重新开始全程接种,只需完成剩余剂次。

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或低热,通常1-2天自行缓解。完成全程接种可预防EV71型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重症,但对其他病原体型别无保护作用。日常需配合做好玩具消毒、避免人群密集场所等防护措施。若当地出现暴发疫情或儿童所在托幼机构有病例,建议及时联系接种单位评估补种时间。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宝宝心脏病用听诊器能听出来吗

宝宝心脏病通常可以通过听诊器初步识别异常心音,但确诊需结合其他检查。心脏病的诊断主要有心脏杂音、心律异常、心音强度变化、额外心音、心包摩擦音等听诊特征。

1、心脏杂音

听诊器可捕捉到异常血流产生的杂音,如室间隔缺损的收缩期杂音或动脉导管未闭的连续性杂音。杂音响度、时相和位置可提示病变类型,但需超声心动图进一步明确结构异常。家长发现杂音应及时就医,避免剧烈运动。

2、心律异常

听诊能发现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或心律不齐,如房性早搏或室性早搏。这些可能与心肌炎、先天性传导异常有关,需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监测确认。家长需记录发作频率和诱因,就诊时提供详细信息。

3、心音强度变化

第一心音亢进可见于二尖瓣狭窄,第二心音减弱可能提示肺动脉高压。听诊器可对比心音强弱变化,但无法区分具体病因。家长应注意宝宝有无口唇发绀、喂养困难等伴随症状。

4、额外心音

第三心音或第四心音的出现可能提示心力衰竭,奔马律是典型表现。听诊需在安静环境下进行,新生儿心率较快时鉴别较困难。家长发现呼吸急促、多汗等症状应尽快就诊。

5、心包摩擦音

心包炎特有的搔抓样摩擦音可通过听诊器识别,常随体位变化。但轻度心包积液可能无典型听诊表现,需心脏超声辅助诊断。家长需观察宝宝有无烦躁、拒食等非特异性表现。

听诊是心脏病筛查的重要手段,但先天性心脏病的确诊依赖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检查。家长应定期带宝宝进行儿童保健体检,发现异常心音或出现喂养困难、生长发育迟缓、活动后青紫等症状时,立即到儿科心血管专科就诊。日常避免感染诱发心力衰竭,接种疫苗预防呼吸道疾病,保持适度活动量。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