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新生儿大便干燥可能由喂养方式不当、水分摄入不足、肠道功能未成熟、先天性肠道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补充水分、按摩腹部、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喂养不当:配方奶冲泡过浓或母乳妈妈饮食高蛋白低纤维,导致粪便硬化。建议家长按比例冲调奶粉,母乳妈妈增加蔬菜水果摄入。
2、水分缺乏:炎热环境或发热时未及时补水,粪便水分被过度吸收。家长需在两餐间喂5-10毫升温开水,母乳喂养者无须额外补水。
3、肠道发育不全:新生儿肠道蠕动功能较弱,可能与肠道神经节发育延迟有关,表现为排便费力、哭闹。可遵医嘱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乳果糖口服溶液等。
4、先天性疾病:先天性巨结肠或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导致顽固性便秘,常伴腹胀、呕吐。需就医进行肛门直肠测压等检查,必要时使用开塞露临时缓解。
每日记录排便情况,进行顺时针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若72小时未排便或出现血便应立即就医。
排便时肛门疼痛可能由肛裂、痔疮、肛周脓肿、直肠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用药、坐浴、饮食调整等方式缓解。
1、肛裂干硬粪便划伤肛管皮肤导致,表现为排便刀割样疼痛伴少量鲜血。可温水坐浴缓解痉挛,使用硝酸甘油软膏促进裂口愈合。
2、痔疮痔核脱出或血栓形成引发胀痛,可能伴随肛门瘙痒。建议高纤维饮食,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等药物消肿止痛。
3、肛周脓肿肛门腺体感染形成脓腔,出现跳痛伴发热。需口服头孢克肟等抗生素,脓肿形成后需切开引流。
4、直肠炎炎症刺激导致里急后重感,可能伴随黏液血便。可选用美沙拉嗪栓剂抗炎,严重时需激素治疗。
日常保持肛门清洁,每日温水坐浴,多摄入蔬菜水果预防便秘,避免久坐久蹲加重症状。